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回复: 0

2012年河南公务员面试热点:物价调控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3 1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点链接】
2011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CPI)呈前低后高趋势,平均同比上升3.3%;全年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涨5.9%。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中,食品类和居住类的价格上涨起了主导作用。据测算,2011年,食品类上涨7.2%,居住类上涨4.5%,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约占90%。目前看来,价格上涨的势头还非短期可止。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热点解读】
物价上涨的影响
第一,持续的物价上涨,使居民财产严重缩水。
我国是一个储蓄大国,老百姓一直以来都倾向于把钱放到银行里,一求安全,二求增值,但目前物价上涨率已经超过了银行的存款利息率,也就是说居民存入银行的钱,不但没有增值,反而贬值了。
第二,物价上涨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本轮价格上涨的核心恰恰是食品价格,它直接影响到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可以说,食品涨价直接导致了这些低收入家庭中的多数,在名义上,由小康再度降入温饱阶段。
第三,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抑制农民消费增长。
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的增长,农民微薄的收入难以承受物价的高增长,是其消费需求没有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问题阐述】
(一)物价上涨的原因
1.世界经济强势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影响国内市场价格上扬
2.美元贬值加大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
3.国家启动内需对我国物价的影响
4.货币供应量过多,国内投资过热
5.城乡居民收入出现较快速的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升
(二)调控物价之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1.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政策手段之一,它是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应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增加储蓄,抑制投资需求。从而通过缩小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缺口来控制物价上涨。
2.转变对外经济政策
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就应该调整对外经济政策,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实行浮动汇率;二是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加强协调,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抑制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
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定物价总水平
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家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适时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经济加以调节。特别是要加强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维护供需基本平衡。
4.增强抗灾能力,切实保证粮食安全
我国物价上涨,一部分原因就是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短缺,在短期内推动局部地区农产品价格明显提升。所以今后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加强防洪抗旱和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16:46 , Processed in 0.06255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