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回复: 0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3 15: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2006年9月17日,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的消息吸引了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据一项调查显示——
58.7%的人认为“政府投入切实用到百姓身上”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避免部门利益主导改革,更被视为最大考验。新医改方案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政府投入切实用到老百姓身上 58.7%,保障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51.8%,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保障问题45.2%,
完善各项保障、保险制度43.2%,增加政府投入 39.2%,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30.6%,以药养医17.2%,发挥中医药作用12.8%。
随着由国家11个部委联合组成的协调小组的高调成立,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医疗体制改革,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
2. 说中国的医疗体制沉疴在身,估计很少有人会表示反对,但到底该如何推进医改却是众说纷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传出消息,国务院医改协调工作小组已平行委托6家机构各自提出一套医改方案。而据《中国经营报》2007年4月16日报道,医改最新一套方案———第7套方案挤进了原本6名“选手”竞逐的跑道。该方案将于5月20日前出台,前6套方案则原定于4月下旬提交。
新方案一经媒体透露便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卫生经济研究专家表示,该方案主张政府作为医疗筹资的主体,代表患者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患者不需要向医疗机构直接付钱,而是向政府购买医疗保险,政府再依据参保人数购买医疗服务,有别于目前依据患者人数或病种及医疗项目的数量付费的方式。
因此,该方案被认为是“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方案。其特点在于,由政府支付固定医保“人头费”,决定了医疗机构只能靠固定的医保收入生存,医生们开大处方、滥开贵药或搞过度检查将无助于自己的收益,这就有利于杜绝过度医疗行为。
3.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了调查: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三级甲等医院一年一般赔偿100万元左右。据调查,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医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
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北京大学塞瑟论坛上说,在医患关系方面,医疗服务改革的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而目前很多医院缺的就是在细节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我们大城市的医院几乎就像个农贸市场,没有让病人休养生息的环境。”王陇德说,人们在医院里经常看到的场景是,大批患者集中在一起输液。这给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也造成了很多隐患,造成了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他说,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需要从细节上体现,大到治疗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小到一个座位、一部电话都得替患者考虑。但令王陇德非常不满的是,仅有54%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疗机构应以患者为中心。这是王陇德前不久组织的对6省市的2400多名医务人员做问卷调查的结果。 “我们从1996年开始就在全国医疗机构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可惜的是我们教育非常不够。”他说,这说明卫生系统需要加大培训教育的力度。
4.近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其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在药物制度方面,“药品的生产、流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要加强监管;公立医疗改革要“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 这也意味着医改将更加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更加强调政府在其中的责任担当。
当下,老百姓陷入“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一大原因就在于医疗卫生服务缺乏足够的公益性质。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虽然投入总数有所增长,但在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却持续下降。据统计,2003年在中国6598亿元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27%,其余56%由居民个人支付。其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公。据2003年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患病群众48.9%应就诊而未就诊,29.6%应住院而未住院,44.8%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无任何医疗保障。这种“不足”和“不公”成为医改面临的严重现实。
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目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仅占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9%,卫生技术人员数占2.7%。
5.当然,医改注重公益性质、加强政府责任,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大包大揽,放弃若干层面的市场化改革,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医改起步以来,“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两种路径选择之间的争论就一直未曾间断,颇有水火不容之势。但事实上,强调公益性质和政府责任未必就容不下“市场化”的位置,政府代表民众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并不妨碍服务提供者(不管公立还是私营)之间的市场竞争。同时,“市场化”也不是政府将公立医院一卖了之、放弃相关职责,而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那种顶着“公立”之名而行“逐利”之实的医院营利行为,并非“市场化”之祸。在医改中,“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的原则以及医疗保障的多层次性表明,改革在增强公益性质时,也追求效率的提高。无论如何,医改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达成一定的平衡,解决好现实问题,乃是不变的方向。
6.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大约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的10%左右。对于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来说,医疗服务上的需求能否被满足以及被满足的程度,基本上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力量。
卫生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有五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看病难”问题突出。这些因素包括: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水平不高,公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还没有真正改变,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增加了就医困难,也加大了经济负担;中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中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医疗费用上涨过快,近八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公众经济负担沉重;政府投入不足,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公布的数据,发达国家政府负担卫生总费用为73%,其他发展中国家政府负担为57.2%,而中国则只负担39.4%,我国政府投入明显偏低,投资比例应该达到发展中国家水平。
7.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数第4。在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方面,尽管全社会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42%,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改革开放前已被控制的部分传染病、地方病开始死灰复燃,新的卫生、健康问题也不断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我国飞跃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8.5月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调整260个品种的西药最高零售价。据悉,这是发改委最后一次大规模集中的药品降价动作。今后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管理将转变为每两年进行一次微调。
据发展改革委的数据,自1997年至2006年,国家对药品的降价次数已有19次,涉及金额近400亿元,加上今年的2次降价,降价次数达到21次。但人们市场上很难找到“降价药”的踪影。“这些降价药到哪里去了呢?大部分降价药经过改头换面,重新流入了市场。这些换了‘马甲’的所谓新药,只是改个剂型、换个包装、变个规格,或者改变一下给药途径,价格却凭空翻了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因为降价本身有问题。被拿来降价的药品多半是在政府定价目录范围之内,这导致一些常用的、老百姓最需要的药品往往不在降价名册里,而降价幅度较大的药品又是老百姓不大用得着的;二是这种降价模式形成后,与药价相关的各方,特别是药厂和医院,找到了博弈的新方法。比如,药厂将降价的药品换个新名称或者新包装后,又重新以高价卖出;而医院则尽量对患者不开降价药。
9.国务院纠风办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中表示,在2007年纠风工作中,将加强药品成本价格调查和监测,改进药品价格核定办法,扩大政府定价药品范围,逐步推行对所有处方药实行政府定价。
会议指出, 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需要着重在强化医德医风建设、综合治理药价虚高、整治医药市场秩序三个方面下功夫。
会议表示,要规范医院收支管理,改革不适当的经济激励机制,完善医疗服务评价体系,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强化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坚决制止和纠正收受、索要“红包”以及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
会议要求,要全面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减少环节,降低药品经营成本,进一步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降低药品价格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对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的监管,对医疗器械价格进行实时监控,坚决纠正乱收费、乱加价行为。
会议指出,要规范新药审批行为,防止改头换面,以旧充新,提高药品价格,并深入开展医药购销领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和医疗器械、非法行医以及发布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行为。
10. 医疗机构之间必须建立在政府监督、指导下的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第一,竞争出效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行各业都在竞争,医疗行业也不能例外。但竞争有两种,一种是良性竞争,一种是恶性竞争。为什么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一直得不到解决,正是因为我国的医疗行业一直处于一种恶性竞争状态。第二,如果医疗机构都采用大包大揽的计划体制,且不说政府是否真正负担得起,如果医院和医生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与自己的经济收益没有关系,那么医院的工作效率就会明显下降,到时候患者看病、住院就有可能要排长队(在国外计划体制的医院,也有患者申请住院要排几个月长队的现象),到时候就会出现新的不公平:有权、有关系的就会小病大养,挂床住院,而无权、无关系的弱势群体仍然是“看病难”。
医疗卫生机构缺乏监管 。今后政府卫生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合理用药、收费标准以及医疗广告等实施有效监管。但目前各级卫生部门都没有专门监管医院的机构,也缺乏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人才。我国政府部门中管人口的不管健康,管医的不管药,管西医的不管中医,管城市医保的不管农村,真可谓政出多门。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酿成推诿扯皮、失误和腐败。为此,有必要成立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统筹管理国家的人口与医药卫生事业,并及早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保健法》。
  
11.按照卫生部部长高强给出的时间表,到2010年,中国农村将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约7亿人。为此,国家每年将补助资金达300亿元,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在南京,随着一系列措施的逐步落实,当地百姓正在更多地享受医疗服务。
城镇医保:下岗职工、农民工都能参加
【现场实录】  地点:钞库街78号秦淮医院血透中心
二楼宽敞的血透室里,十几张床位上静静地躺着血透病人。靠近门口的椅子上,欧根英靠着丈夫许维国,她脖子上插着血透管、脸色略带黄肿。
许维国:她患尿毒症15年了。我们都从困难企业下岗10多年,我电器安装什么都会,为挣钱看病,上了梯子一口气装几百盏灯。但一次血透400块,一礼拜要血透3次,钱到手“哗”地就没了,家里卖得只剩一张床和一台15年前的破电视。
欧根英:前年底,我准备放弃治疗了。这时通知我们进城镇职工医保了,我得救了。血透费每次降到了28块,1个月医药费500来块就行了。
许维国:这一年多来心情愉快多了,睡梦中都手舞足蹈!
【现象背后】 2005年2月,南京市出台《关于解决市属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的意见》。企业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以及企业自身共筹资几十亿元,一年内将17万困难企业职工全部揽入医保。2005年5月,南京市彻底打开城镇职工医保大门,无论谁,不管有没有固定职业,只要尽到职工医保义务,就能享受同等待遇。截至今年2月底,南京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0万人,其中自由职业者13万人,农民工11万人。

合作医疗:小病大病全都保
【现场实录】  地点: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病区14床床前
病区40张床位,两人一间,电视、卫生间、热水器俱全。得了肺炎的高家库村村民胡凤英躺在床上,医生陈德春正在安慰她。

陈德春:不要急,住院费一天才20块钱,一次住院多的可以报到5000块,超过1万块还可以享受大病补偿。
胡凤英:这就好,这就好。我们最需要保大病了。
【现象背后】 2006年,南京市172.99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95.67%。其间,雨花台区为全区3.7万农民设立了多重医疗保障,既保小门诊又保大住院,在合作医疗基本保障基础上,区级财政按照参保人员每人10元的标准另外设立大病补偿基金。看病费用1万元以上可享受区级大病二次补偿,1万—2万元补偿45%,2万—4万元补偿50%,4万—6万元补偿60%。此外,区财政拨款30万元,建立大病救助基金,再对医疗费用在4万元以上的特大病患者及医疗费用在1万元以上的低保户、五保户实施救助,最高救助7000元。现在,南京市政府正在全市推广这一做法。
医疗保障:让阳光照到每个人头上
【现场实录】 地点:秦淮医院(惠民医院)病房二病区
18天前高血糖昏迷入院的4床病人刘军平静地躺着和姐姐刘雪娣说话。7床病人汪明宝神清气爽,收拾着东西,准备第二天出院。内科主任余清正在查房。
刘雪娣:弟弟患糖尿病10多年了,他原来开出租十分勤快,现在丧失劳动能力只能吃低保,自暴自弃都不想活了,脚烂到了脚筋都不肯到医院,这才昏迷了。
余清:他们自己还不知道,秦淮区今年正在为进不了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办互助医疗和大病救助,低保人员可以享受到很多实惠。
汪明宝:我也吃低保,年前糖尿病指标28点多了,没钱不敢住院。年后社区出了2000块钱把我送来,已经住了16天,不用再掏1分钱,我就可以出院了。
余清:我们为他制定了最节省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药物都是能够长期服用、城镇合作医疗能够承受的。
【现象背后】   为使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两个政策都覆盖不到的人群也能享受到医疗保障,去年4月,南京实施《全市实施最困难群体医疗援助方案》,对特困群体平均每一门诊病人减免90多元,平均每一住院病人减免6085元。去年12月28日开始,困难人群密集的秦淮区又先行探路,实施城市居民互助医疗和大病救助。普通疾病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补助,重大疾病再予补助。对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肾移植等13类大病,补助30%到65%不等。

服务前移:免得酿成大病多花钱
【现场实录】地点: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室
门口,不时有人进来首先熟练地将“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插进“全民健康信息查询系统”,“触摸”自己门诊用药记录、合作医疗支付等信息。马家店村村民王双弟轻声咳嗽着走进内科门诊室,主治医生朱善贵将她的医疗卡插进刷卡机,电脑显示屏上立刻出现了王双弟的生命档案:血型、血压、家族史、过敏史……朱医生开出处方点击上传。
王双弟:去年底我们用上了医疗卡,报销部分刷卡时自动扣除,不用为报销往返费事了。最关键的是我们有了“家庭医生”,金月华医生负责我们村,挨家挨户谁有什么毛病金医生都知道,都有联系卡,这样我们不会轻易再把小病拖成大病了。
【现象背后】   被王双弟称为“家庭医生”的责任医生制度最早是雨花台区的创造。责任医生负责分管责任片区农民的健康信息采集和健康干预。责任医生每月1/3时间工作在片区。目前,雨花台区责任医生已从农村普及到城镇,86个责任医生覆盖全区。为了推广这一做法,南京市把城里的二级医院全部改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六位一体”: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责任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为老百姓防病做到了看病的前面。
12. 没有医保的患者王大妈,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年轻时不幸患上肺结核而切除了一个肺,从此被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几年前,突然发现的心脏病使王大妈本已虚弱的身体更显消瘦。而巨额的医药费对这个原本拮据的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在价格日益高涨的柴米油盐面前,一家人忍痛割爱,决定选择最为便宜的保守治疗来对付顽强的病魔。如此一拖再拖,王大妈的病情不见有任何起色,反而更加严重了。经验丰富的主治大夫对于王大妈的治疗驾轻就熟,开出了颇有针对性的方案——安装心脏起搏器。可在几万元的费用面前,王大妈和老伴再次沉默了。“我不想治了,我都失去信心了,我想出院,我想回家等死”,王大妈苦不堪言。老伴郭大爷面对妻子低落的情绪更是心如刀割:“这个病要是搁在我身上就轻快多了,是不是?单位管一管,国家管一管,搁到她身上就麻烦了。”
13.零点公司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在7个城市以及7个省的乡镇以及农村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无论是公家出的社会医保也好,商业保险也好,什么都没有。这个数字要占到被调查人口的三分之二。在农村有接近 80%的人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障。看病动辄就上万元钱,简单的每年维持的费用也要好几千元钱。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零点公司对7个省份14个农村3859人的调查显示,因为费用问题而放弃治疗的比例高达25%,也就是四分之一的人。
14.当前,国际上主要存在四种医疗保障模式。第一个是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以德国为代表。该模式以雇主、雇员缴纳保费为主、政府税收津贴为辅,基本覆盖全民,对医院实行固定付费,对医生则按服务记点协议付费。一般来说,政府通过立法推行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但并不会直接插手保险、保健等具体事务。
第二个是全民医疗服务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包括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改革开放前我国所采用的基本做法。在该模式下,政府按预算计划对医院进行固定偿付,按工资和人头对医生付费。其特点是医保覆盖面广,公平性较高。但政府财政压力重,卫生部门提供的效率较低。
第三个是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包括南非等国。一般由雇主和雇员购买私人商业医疗保险来筹资,政府只负责弱势人群等少数人的基本医保。其特点是将医疗保健看作是一种需要个人购买的特需商品,公平性较差。
第四个是储蓄医疗保险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该模式实行强制性个人医疗储蓄,雇主替雇员缴纳医疗保险保费和医疗储蓄基金,再由保险公司和储蓄基金对服务提供者进行补偿。政府对无力承担医疗费用者提供一定补贴。
当前,各类医疗保障模式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各有侧重,但主要集中在医保体制财政上的可持续性、医疗的可及性(医保覆盖面)和医疗服务的供给效率等方面。改革也因此呈现出趋同化倾向,即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手段,提高医疗医保服务效率,辅之以开源节流,在遏制费用上涨的同时,扩大医保覆盖面。
事实上,没有哪种医保模式是完美的和可以照搬仿效的,它们均打上了不同国家文化历史传统、政经发展的不同烙印,优缺点并存。由于拥有13亿人口,且这些人口分别居住在医疗条件目前差异较大的城市和农村,使得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绝不可能简单照搬其他只有几千万人口的欧洲国家或经济发达的美国模式。
15.政府负担公共卫生责任不能变。中国医改不成功,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目前医疗的市场化问题。今后政府还是发挥主导作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政府对保留的公立机构,一是数量、规模要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不能“卖光”、“改净”;二是运行机制要体现公益性质,完善保障措施。政府要控制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和收入规模,不鼓励创收。
不能简单和抽象地讨论医疗卫生领域要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要区分这个领域哪些是公共产品,哪些是竞争性产品。多数专家认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部分,属于公共产品和服务,应该由政府负责。也有的专家指出,医疗卫生行业的公共品性质,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遍服务中,即预防和应对突发的流行病、传染病,以及对社会贫困群体(老人和孕产哺乳期妇女)和缺乏工作能力者的健康和医疗救助(包括一些大的自然灾害、战争和重大事故出现以后的紧急伤害处理),这是一个有公共责任的政府的合理边界所在。
公共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下,市场失灵时,可以找政府;政府失灵时,可以找市场。现在有人主张还是要靠市场,但是,一则世界并没有一个国家是靠市场解决了医疗卫生问题的。有点接近的是美国,可人家还是对老人和穷人有个特别的制度安排。同时,美国的医疗制度是被世人所诟病的,如今美国的“医改”业已成为民主党想在竞选中胜出的一张王牌。二则,在中国,“市场”等于涨价,有人说这不是市场的错,我们应该等待一个“好市场”的到来,那么,“坏市场”什么时候才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让“好市场”出来登台亮相呢?
16.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级政府重点做好四项卫生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医疗卫生工作。
医疗卫生事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各级政府的责任,这是我们工作的政治基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连年增加,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比例逐渐增大,这是我们工作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及呼唤改革的声音,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社会基础;多年建立起来的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网,以及一支好的医务工作者队伍,是我们的工作基础。
17、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新药品上市将过三道审批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11日在首次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说,本次修订着重加强了真实性核查,从制度上保证申报资料和样品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严厉查处和打击药品研制和申报注册中的造假行为,从源头上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重点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了对资料真实性核查及生产现场检查的要求,防止资料造假。二是抽取的样品从“静态”变为“动态”,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三是调整了新药生产申请中技术审评和复核检验的程序设置,确保上市药品与所审评药品的一致性。
除严把药品上市关外,新修订的《办法》还强调要整合监管资源,将部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能通过委托的形式明确给省局行使,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形成多部门参与,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格局。《办法》还明确信息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健全药品注册责任体系。
“通过上述措施,将药品注册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杜绝暗箱操作,确保阳光透明。”吴浈说。
他强调,为保护技术创新,遏制低水平重复,新《办法》对创新药物改“快速审批”为“特殊审批”,根据创新程度设置不同的通道,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厘清新药证书的发放范围,进一步体现创新药物的含金量;提高了对简单改剂型申请的技术要求,更加关注其技术合理性和研制必要性,进一步引导企业有序申报;提高了仿制药品的技术要求,强调仿制药应与被仿药在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上保持一致,进一步引导仿制药的研发与申报。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材料1---9”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400字。(30分)
(二).“给定资料4”提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4-6”,分析产生“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15分)
(三).材料中说我国医疗保障存在着覆盖面小,城乡严重不均的现象,请你结合目前国际上存在的医疗保障制度,谈谈制约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求有条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350字。(15分)
(四).请以“医疗改革路在何方”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于800字。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材料1---9”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400字。(30分)
由国家11个部委联合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医疗体制改革,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被认为是“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医改最新一套方案将于本年5月20日前出台。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原因是很多医院缺乏在细节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医疗卫生服务缺乏足够的公益性质。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医改注重公益性质、加强政府责任,关键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提高效率。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面积较小,而且城乡严重不均。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医药价格屡降屡高,在今年的纠风工作中,国务院医改办将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着重在强化医德医风建设、综合治理药价虚高、整治医药市场秩序三个方面下功夫。
(二).“给定资料4”提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4-6”,分析产生“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15分)
当下,老百姓陷入“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其关原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虽投入总数有所增长,但在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却持续下降。
2.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和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公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3.中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近八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公众经济负担沉重;
(三).材料中说我国医疗保障存在着覆盖面小,城乡严重不均的现象,请你结合目前国际上存在的医疗保障制度,谈谈制约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求有条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300字。(15分)

制约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政府投入不足。(二)医疗保障的制度性缺陷。
1.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努力提高医疗保障费用在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整体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方便群众就医。
2.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医疗需求,努力体现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3.建立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努力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针对不能由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困难群众的医疗问题,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保障制度即医疗救助制度。
4.建立平民(福利)医院,以低于服务成本的价格为贫困人群提供低费用的医疗服务。
5.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的宣传,提高老百姓的自我保障意识,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四).请以“医疗改革路在何方”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全文不少于800字。

医疗改革路在何方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政府就开始了医疗改革的漫长之路。但是无论是对医院逐渐放权,还是承包、院长负责制,运行机制改革以及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似乎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自1997年至2007年,国家对药品的降价次数达21次,涉及金额达400亿元,但人们在市场上很难找到“降价药”的踪影;医疗保障法规、措施屡屡出台,中国的医疗保障仍然处在一个非常底端的水平,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并没有出现减弱之势、、、、、、医疗改革走进了困境,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医疗改革的路在何方?
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辽宁省药监局原局长张树森、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郑尚金等药监高官纷纷落马无疑让老百姓拍手称快,为此,政府方面就医疗改革问题再次强调“政府主导”的立场,但是面对腐败,人们不禁要问,防治这种腐败的有效办法是什么?政府真的能够制止这些腐败现象的发生吗? 专家分析:“政府官员假使不能坚守公共服务的立场,参与到与‘寻租’者的合作中后,通过自己掌握的政策和有形资源与‘寻租’者进行交易提供方便,并会助长市场主体以交易方式与之打交道的习惯”。同样,全方位开放市场和引入竞争是否可取?专家评论:“在这种局面下不论进行怎样的修补式的改革,仍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医疗卫生的部分领域继续为公立所垄断,社会资金投入还无法涉足;二是在行政主导下,为了鼓励和刺激社会资金投入,另一部分领域因政府承认的‘合理回报’会演变为对高额利润的默许”。
面对医疗改革的严峻现实,回过头来看看医疗改革走过的道路以及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改革经验,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立足本国国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改革的道路,才是当前所需。
未来医疗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政府在医疗保障领域应该履行的职责是:充当保险者,建立普遍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充当购买者,约束医疗服务的费用上涨;充当资源配置者,建立健全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当监管者,抑制医疗服务中的市场失灵。树立“以人为本,以健康为第一”的服务理念,做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把医疗事业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在适合市场化的领域约束权力不要“与民争利”,在公共服务领域履行责任不要把它推卸给“市场”, 在加快限权问责的进程中,推进权责对应,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具有现代政治文明的公共权力-公共服务部门,同时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高度法制化的市场体制,让“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再响起,让13亿人民都能惠及改革的成果和拥有健康的体魄!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快医疗改革步伐和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保障道路,促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是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6 13:45 , Processed in 0.07335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