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5|回复: 0

备考技巧:2021年国考面试的观点技巧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11-23 2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31省份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录得负增长,14地降幅超20%,而湖南、安徽、江西等15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660780-20042G025024424756.jpg

660780-20042G025024424756.jpg

    【热点事件背景】
    一季度消费数据“不好看”并不令人讶异。疫情拖累最大的就是消费——尤其餐饮、购物,社交隔离让人宅在家,街上线下店铺关门,消费动能几乎处于“停火”状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降才不正常。
    看中国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增长,要有辩证思维。中国2月份开始有序复工复产,3月份复工复产加速,生产和消费动能都在缓慢加力。因此,市场活力和消费动能攀升仍需耐心“缓加油”。
    【模拟试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一季度的消费数据并不好看,但这也并不意外,多地降幅较大,但在今后的几个月中开始奋力前行,对此,你怎么看?
    【聚焦观点】
    国内市场逐渐恢复正常,还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风险仍然存在,与给提振消费动能亟须的“人气”形成矛盾。扎堆是线下购物火热的象征,聚集是餐饮旺铺的特点。虽然疫情形势好转,但也不得扎堆和聚集,以免引起新的疫情风险。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消费动能都是处于“缓加油”的阶段,这一过程急躁不得。一般认为,二季度消费动能要强于一季度,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
    即将迎来5天“五一”小长假,或会带来一波全国性的消费小高潮。线下零售、餐饮、文化娱乐、旅游、交通运输、家政服务等都会呈现向好量增。“五一”出游热并不令人惊奇。毕竟,消费动能衰减,并非出自经济层面,而是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简言之,人们的消费热情被遏制了,难得劳动节5天长假,出现一波热情符合市场逻辑和消费常识。尽管如此,“五一”消费也不可能是大爆发,而是有所节制的消费动能提升。因为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消费者在消费需求和疫情防治方面,也会作出理性选择。
    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带来的经济动能全面复苏还有待时日。因此,中国消费动能虽然暂时不能全面恢复,但是“缓加油”的效果可期。
    首先,一季度消费动能停滞导致社消总额全面缓坡,但线下实体消费虽面临无人光顾困境,但依然勉为支撑和艰难生存。支撑实体消费的载体仍在,因此提振消费动力的依托尚存。疫情虽致各种实体店生存艰难,但“留得青山在”,为后疫情或疫后消费增长提供了条件。
    其次,随着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形势的好转,虽然消费人气依然不足,消费能力有所节制,但足以给消费市场带来活力,避免了线下中小微实体店资金链和供应链的完全中断,实现从消费者“输血”到自我“造血”再到“满血”复活的过程。中国消费市场的愿景在于,不是消费者没有消费能力,而是消费能力被疫情抑制,消费市场蕴藉的动能总会喷薄而出。
    其三,中国消费动能在疫情阻滞下实现了消费升级。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显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逆势同比增长5.9%,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此外,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23.6%,较上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伴随着线下消费被疫情阻隔,线上新消费开始实现消费升级——不仅是消费量级的提升,而且是消费范围的拓展,更是消费层次的提升。这种线上新消费模式也加速了5G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从而对消费动能增压增效。
    一季度消费动能衰减,二季度和上半年消费动力会渐趋加速。抗击疫情不能放松,因为全球疫情尚未到拐点。因此,提振消费动能还是要有耐心“缓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2-30 02:53 , Processed in 0.08037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