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2020年国考面试热点:信息贩子是大数据时代病毒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11-17 11: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rt_title1339.png

art_title1339.png

  • 招考公告2020年国考面试热点:信息贩子是大数据时代病毒
  • 报名时间2021-08-24-2021-08-28
  • 笔试时间待定课程推荐网络课程图书推荐我要咨询    【热点背景】
        “2毛钱一张,十万张以上有优惠。”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商家出售疫情期间人们打卡或发在社交平台上的戴口罩照片,还明目张胆地宣称“手里有几十万张”。
        【热点评析】
        这一张张照片虽然有口罩遮面,但在日新月异的人脸识别技术之下,一双眼睛也足够成为解码个人身份的线索。不良商家以此谋利已然构成侵权。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些照片是如何泄露的?如果说利用“爬虫”技术、平台漏洞,仅在疫情期间就能收集到这么多照片,那么平时岂不是盗取了更多全脸图片和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是个久治不愈的老问题,但也正因其是痼疾,相关部门更不能懈怠。要看到,今天的数据价值已不同往日。过去,商家以不法手段采集贩卖居民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信息后,还只是打打推销电话。后来,他们通过分析用户的个人偏好、职务收入等具体信息,进而推荐个性化商品。如今,情况有了质变。数字化建设突飞猛进,购物支付、小区进门、单位打卡、医院挂号等日常场景都会使用个人信息,其中很多还是个人生物信息,信息泄露的风险点大增。与之相应,信息贩子的作恶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对个人的负面影响远不是多接几个骚扰电话那么简单。
        陷阱太多、防不胜防,仅靠用户自我保护治标不治本,必须依法进行源头治理。比如,社区、公司、网络平台等主体都因业务需要而使用个人信息,那么这些主体是不是要依法厘清权责、定期接受审查?信息保管技术是否过关,有没有人利用职务便利做非法生意?目前,相关法律明令禁止“信息生意”,但从落地效果看,常有监督不全面、处罚轻飘飘的情况。眼下戴口罩的照片都被做成了生意,无异于又一次赤裸裸的挑衅。重拳出击、提高违法代价,才能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捍卫公民隐私权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材料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0-04/03/c_1125808587.ht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5 08:44 , Processed in 0.064238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