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复: 0

2022国考答题小技巧之言语理解篇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22-11-13 09: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测言语理解重在考查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在考试的过程中,有一类词特殊又神秘,它们总是大隐隐于文段,却又在阅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华图教育给大家介绍的主角——指代词。
    所谓指代词,即能够指示替代前文的词汇。作为解题的核心,代词在不同的题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作为“解释关系”的标志词,提示呼应点的具体位置
    例: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_______的关系。
    【思路解读】
    根据示例不难发现,前面的两句话描述的是苏东坡和黄州的关系,而后文通过“这”来指代这种关系。所以,前文是对后文的解释说明,代词在这里起到了提示标志词的作用。根据这句话,苏东坡和黄州彼此相互成全,表达了一种相互促进、共同成功的关系,所以填“相辅相成”更符合前后语境。
    二、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在主旨观点题中,一般需要根据文段的行文脉络来确定主旨选项,而代词往往作为分总文段的标志词,能够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例:水滴石穿需要岁月累积,积土成山需要长期沉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可见,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思路解读】
    以上文字列举了水滴石穿、积土成山和俗语的例子,最后通过“由此可见”来对上文进行归纳概括,最终总结的观点即: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类似的文段还有很多,我们不妨将放置在文章末端的代词,统一理解为总结词。它的存在就是意在归纳前文,引出最终的观点。综上,主旨观点题依旧可以立足于代词,又快又准的找到主旨选项。
    三、确定先后顺序,排除错误答案
    语句排序题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一类题目,看花了双眼却依然无法准确定位句子先后的顺序。其实巧解此类题目,代词的作用不可小觑。
    代词,顾名思义,对前文的话题信息进行指代。只有前文出现了某一信息,后文才能继而进行指代。所以立足于考生的角度,完全可以凭借代词的特性来顺藤摸瓜,通过寻找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从而确定某两句话之间的先后关系。
    例:1、这些人不仅讲道义,更讲情怀。
    2、革命老区驻扎了很多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奋勇争先的老一辈革命家。
    【思路解读】
    当我们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必然是指代了某一类群体。所以我们根据代词来进一步确定指代对象,“这类人”指代的应该是革命老区的革命家,所以2在1的前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9 10:28 , Processed in 0.0607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