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4|回复: 0

202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备考时间目标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10-24 15: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国考行测中,资料分析是行测的必考题型,且每年占据的题量较大,4篇材料,一篇材料5道题,共计20道题目。而且这20道题目,无论是对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非常友好:因为资料分析需要阅读和计算,而这两项刚好分别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优势。因此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有“兵家必争之地”的说法。
    宏观目标
    一篇材料5道题7分钟的作答时间。其中,1分钟时间梳理材料,6分钟时间做题目。
    目标拆解
    梳理材料(1分钟):资料分析建议先梳理材料然后做题。此处先来谈一谈部分备考者的误区:本身国考行测时间紧张,如果再花时间在阅读材料上,尤其是纯文字材料可能会更加捉襟见肘。因此有人认为不如先看题,然后再回头找材料定位指标和数据。如果资料分析为一篇材料1道题,倒也无可厚非,但资料分析为一篇材料5道题。因此,命题人对于题目难度设置一般会有梯度的进行。越往后做,越难定位指标和数据,甚至来来回回把材料看了很多次,却浑然不知,这也是在做题阶段造成了时间浪费的原因。因此,我们提倡先梳理材料,然后做题。
    而梳理材料并不是简单地将材料从头读到尾,而是有策略地抓住关键信息去快速梳理。我们可以抓住3点:
    第一、时间。无论材料中所给的时间点还是时间段,都是为接下来做题求现期,基期,隔年还是年均提供依据。
    第二、指标,也就是材料里出现的名词,经济指标,粮食产量,进出口额等等。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只有材料的指标能指出这篇材料的所述内容,而在梳理材料的时候,任何对应数据,在见到题目之前都不能确定它是否会用到,所以指标重点关注,而出现的对应数据大致扫一眼即可。多说一句,做题多了相关指标下的数据大多为现期值以及增减情况,所以做题阶段再找对应指标的对应数据都为时未晚。
    第三、包含关系的提示词,“占”、“其中”、“以……来看”等。此类关键词的出现,意味着要对所陈述的指标进行一定维度的分类,能够很快抓住指标间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快速做题(6分钟):此阶段,建议大家在做题时多注意观察题目题型。近年来,国考题型对资料分析第5题进行了反套路的设计,但多数仍为综合判断题目。因此综合判断题目建议6分钟集中主要精力攻破前4个题即可,第5题建议采用科学蒙题进行快速判断。以此核算下来,在做前4题时1道题我们有1.5分钟的做题时间,这个做题时间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那么,第5题如何做到科学蒙题呢?资料分析第5题一般问法为以下选项当中正确/错误的是哪一项。先来谈命题人思维:命题人出此题的目的为让应试者至少读两三项,而每一项的判断时间均与前4道题目的每道题的做题时间不相上下,从而减缓答题速度,因此,第5题如果是此类问法,大概率不会将正确选项设置在前两项,结合命题人设置此题目的思维,可大胆选择C或D选项,不去纠结A或B选项从而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和精力。
    当然了,开头有谈过近年来国考对第5题进行了反套路设计,即不单纯问正确/错误选项,而是给出几句话,问正确/错误的有几个。对于此类题目,不仅单独一句话就能单独再出一道题,而且对每句话均需做出精准判断,比较耗费时间,因此更不建议认真研读。与此同时结合我们做判断类题目的经验,一般情况下,这几句话全对和这几句话全错的概率很低,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此经验排除全对和全错的选项后进行快速蒙题作答。
    目标总结
    以上是资料分析做题目标的拆解,经过反复验证,可操作性较高,且能一定程度上节省行测应试者的时间和精力。纵观国考行测,很大程度上是对做题速度的比拼,此次分享希望应试者以点带面,能够在行测各领域科学规划时间,从容应对国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2:44 , Processed in 0.05347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