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0|回复: 0

2022国考申论归纳总结题“归纳妙招”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10-12 11: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括归纳题是国考和省考的重点考察题型,同时也是攻克其它题型的基础,所以夯实概括归纳题至关重要,在这里提供大家几点锦囊妙计,希冀帮助大家夺高分。
    1、考情介绍
       2021    2020    2019    2018  
  题号    副省    市地    副省    市地    副省    市地    副省    市地  
  一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概括归纳    概括归纳    概括归纳    概括归纳    概括归纳    概括归纳  
  二    概括归纳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概括归纳    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文写作    综合分析  
  三    概括归纳    应用文写作    解决问题    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四    应用文写作    解决问题    应用文写作    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应用文写作  
  五    文章写作    文章写作    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文章写作    文章写作    文章写作    文章写作  
    在国考的考试中,概括归纳题依然是高频考题,所以需要大家格外注重。概括对于各位学生来说比较简单,而归纳也就是分类似乎就是大家的痛点了,这对大家的考察要求比较高,所以平时大家需要不断练习考题的分类。
    到底什么时候需要归纳呢?下面提供给大家一些小技巧。
    第一步:明确归纳情境。
    1、审题型。常见标志词:归纳、总结、分类等。
    2、审作答要求。有条理、条理清晰等。
    3、阅读材料。材料暗示要分类。
    【例】“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东汉永平十二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
    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
    答案:客观因素:一是气候因素,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二是人口和环境因素,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森林和植被显著恢复,改善泥沙条件。
    主观因素:一是经济因素,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全面治黄。二是科学施治,王景治理水患讲究因地制宜,利用东汉故道引导河水。三是辨证施治,一方面疏浚汴渠,使黄河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十里河道一个出口;另一方面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黄河大堤,改善黄河水沙关系。
    在这道例题中,材料就有一句话暗示我们要分为两方面去作答。
    4.看答案要点。如果要点特别多,而且点与点之间意思重叠,就要学会同类合并、异类罗列。同类合并最重要的是材料的行文逻辑,如果对材料逻辑整体把握不足,可借鉴主体法、行为法、二分法等进行分类。如果要进行分类,就必须写成总-分格式。
    书写形式:写成总——分格式
    XXX : 1. 2. 3.
    XXX : 1. 2. 3.
    XXX : 1. 2. 3.
    第二步:分类的方法。
    常用方法:材料的行文逻辑(最重要)、主体法、行为法、两分法:(主客观法(内外因法)、一方面 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利与弊)、五位一体法、阶段分析法:(前中后、过去现在将来、制定实施效果)
    主体分析法分析社会现象的原因问题并且材料涉及多个主体、 信息点不同)
   

image_1411159.png

image_1411159.png

    2、行为分析法(多用于对策类的归纳题)
    行为法:
    认识(思想/思维/意识/观念)
    规范(制度 法律 法规 道德习俗 礼俗等)
    监管 (监督和管理)
    资源 (人、财、物/信息)
    技术(科学技术、运营技术、 工作技巧等)
    三、五位一体法(常用于意义、明显提到这五个层面时)
    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生态
    四、阶段分析法(材料中呈现的信息点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可用此法 )
    前中后、过去现在将来、制定实施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3:13 , Processed in 0.057293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