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2022国考申论热点:新流调只提轨迹不提人值得提倡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9-26 15: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北京、上海等城市流调报告出现一大变化:新增确诊病例流调报告中隐去了病例的性别、年龄、籍贯等个人信息,以涉及区域和场所的信息披露为主。这种在尊重个人隐私、弱化病患及家人压力的同时,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做法,值得赞誉和提倡。
    疫情发生以来,流调报告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确诊病例的流调信息,连着国家防疫大局,也连着公民的尊严和隐私。民众基于恐惧病毒和安全防护等心理,往往对流调信息格外敏感。一旦信息泄露,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和热议,甚至可能引发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的网络暴力。因此,如何恰到好处地披露流调信息,处理好个人信息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间的平衡,考验各地疫情防控的能力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水平。
    北京和上海“只提轨迹不提人”的流调报告方式之所以赢得好评,在于把握好信息披露的分寸,拿捏好公权与私权的边界。特别是除必要的轨迹之外,不再公布患者性别、年龄等非必要信息,不给“隐私变谈资”以可乘之机,避免了信息溢出可能招致的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折射出信息化时代国家对公民隐私权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流调是针对患者家庭情况、出行轨迹、社交关系等方面的全方位调查,所接触的信息数据庞杂,信息经手的环节也多,流调工作的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事关社会信任。从繁杂的信息中筛选、提炼、公布最高效简洁的有用信息,不仅能让公众对涉及区域和场所一目了然,节约了大家时间,又可避免流调报告成为窥探、评价他人生活的“管道”。这样的办事方式更能得到公众配合,也更能赢得群众信赖。
    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们倡议多一些以人为本的柔性治理,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群众的热切期待。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1-01/24/c_112701908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21:37 , Processed in 0.0713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