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回复: 0

2022国考申论备考:如何在分类归纳题中合理“分蛋糕”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6-24 2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类归纳题无论是在国考、省考、市考,还是在事业单位的申论考试中均有考查。从国考考情来看,分类归纳的题目每年基本上都会在副省级和地市级岗位的申论考卷中出现。作为一种常考的概括归纳类的题目,许多考生往往只会做信息的删减或改写,却不擅于做信息的最终加工整合,不能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答案要点。于是,从历年考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来看,该类题型的得分情况不佳。深究其原因,是未掌握分类归纳的方法,无法形成分类的逻辑思维。
    那么,我们如何在分类归纳题中合理“分蛋糕”呢?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时候需要分类归纳。第一种情况是题干中出现“归纳”“概述”等判定词,题目要求中出现“有条理”或“条理清晰”;第二种情况是材料中出现承上启下的总结句,使得材料被明显划分;第三种情况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的要点很多,不得不分类归纳。
    其次,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归纳方法。一是以时空线索进行分类归纳,例如,在整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可以按照时间维度,归纳为:“入学难”“上学难”“升学难”;二是主体分析法,即按照宏观、中观、微观为分类角度;三是主客观分析法,即分为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主观层面一般指思想、意识、思维方面,而客观层面指客观存在的事物、环境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分类归纳方法时,切不可按照个人偏好来选择方法,而应该结合题意来选择。另外,归纳出来的类别之间和类别内部的属性应当做到一致,内容不可矛盾与重复。
    在此文中,只是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要提升归纳分类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备考中,多思考,多积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分类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07:45 , Processed in 0.07561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