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如何理解2022国考提对策类题目中的“针对性,具体,可行性”要求?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6-18 14: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做提对策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提对策的针对性,具体,和可行性。对策题目千变万化,答案也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提出的对策反映在我们的答案里都要体现这三个特性。
    一、提对策要有针对性。首先,何为针对性?指的是提出的对策或建议,是针对资料中的问题提出。比如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女生说:“我今天不舒服。”男生马上回答:“多喝热水。”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也反映出这位男士没有“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至少要询问一句,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工作上出了问题?同样的,反映到我们的题目中来,我们经常听到一个问题:“监督机制不健全。”那么既然机制不健全,我们在提对策的时候就要着重把对策重点放在设立监督部门,完善监督人员设置上。而不是答非所问地写上一句“加大监督力度”,显然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二、提对策要具体。具体指的是有具体做法,能够最高效率,有实操性地解决问题。如果有人跟你说:“我饿了。”你只回答她:“去吃饭。”乍看仿佛没有问题,但实际上等于一句敷衍的废话。因此,在我们答题中,也是需要把自己放置于材料中设想的场景,设身处地地想想,你写出来的这个对策,能否让人一眼就知道如何操作,从何下手,大概步骤是什么?比如说“提高对研发创新的重视”,短短几个字,让人无从下手,如果把其扩充成:“申请设立专门的研发资金,成立研发部门,完善研发人员配置,聘请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对研发产品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的资金到研发产品的完成都进行描述,就更加一目了然。
    三、提对策要有可行性。对策建议在现有条件下“不能做”或“做不了”等都是不具备可行性。常见的限制可行性的条件有:规范、资源、技术、身份。首先规范,指的是提出建议要合法合规,合情合理。资源,主要指的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金,是否能够支撑对策的施行。技术通常出现在企业为主体的材料中,包括科学技术、管理技术、运营技术、操作技巧、工作技巧等。身份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当提出的对策或建议不在执行者的权限之内,措施将不具备可行性。比如政策法规的完善,如果题目中没有明确说明,是普通的公务人员身份在独立情况下无法做到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3 22:57 , Processed in 0.07323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