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了行程中的比例性质,具体在考题当中如何呈现和使用呢?我们接下来通过两个真题来感知一下吧。
【例1】一辆汽车运一批货从甲城到乙城,又从乙城运一批货返回甲城,往返共用了13.5小时。去时用的时间是回来时用的时间的1.25倍,去的速度比返回时的速度每小时慢6千米。A、B两地之间距离为多少千米?
A. 150
B. 160
C. 170
D. 180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步:题干中给出了这样几个信息:①从甲城到乙城,再返回,来和去两个过程路程相等;②给出了往返共用的时间;③给出了关于速度的倍数关系和其他速度表述。从设问入手,问AB两地的距离,既然要算距离最直接想到要依靠速度和时间,时间已经给出,则需要搞清楚速度。
第二步:根据去时用的时间是回来时用的时间的1.25倍,我们可以知道去的时间:来的时间=5:4,根据比例性质: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则可知去的速度:来的速度=4:5,去的速度比返回时的速度每小时慢6千米,在比例中去的速度占4份,来的速度占5份,则慢的6 km/h,正好占一份,由此可知去的速度为24km/h,来的速度为30 km/h。
第三步:计算AB两地的距离则可用来和去任意一段的速度与时间相乘来计算,我们就用回来的这一段来算,回的时间=13.5×4/9= 6h,则AB两地的距离=30×6=180km。
因此,选择D选项。
【例2】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提速20%,可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 240
B. 250
C. 270
D. 300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速20%可知,原速度:现速度=5:6,由于从甲地到乙地路程相等,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则原时间:现时间=6:5,根据可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可知原来需要6小时。根据速度提高25%,可知原速度:现速度=4:5,甲地到乙地路程相等,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则原时间:现时间=5:4,提前40分钟,原速度行驶后一段路程所需时间为5×40=200(分钟),即10/3小时,则前120千米用时为6 - 103=83小时。
第二步:以原速度走完全程和前120千米速度相等,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则S:120=6:83,解得S=270。
因此,选择C选项。
关于比例行程中的这些比例性质,一方面需要同学们准确记忆,另一方面,更需要同学们去灵活应用,在解一些行程问题时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