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回复: 0

2022国考行测中数资部分的冲刺计划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6-12 17: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基础阶段知识点的讲解,以及题海阶段大量的刷题,大家对于基础的内容基本上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了,所以在冲刺阶段,不建议大家继续大量的刷题,而是对知识点的加固,因为题目多得是,刷是刷不完的,但是出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知识点理解透彻了,无论什么样的题目也都迎刃而解了。整个冲刺阶段大致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知识点;第二部分,强化做题技巧;第三部分,分析错题。
    第一、回顾知识点。
    在冲刺阶段,大家都是已经经历过大量题目洗礼过来的,知识点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为什么还要让大家回顾知识点呢,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把学习的单一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到出题人的想法,避免踩坑,比如:
    【例1】
   

image_304352.png

image_304352.png

    2017年1-12月,内燃机销量环比下跌的月份有几个?
    A. 3B. 4
    C. 5D. 6
    【解析】先来看2017年1月,其环比时间为2016年12月,根据“2017年12月销量519.19万台,同比增速为-4.3%”,增长率为负,则2017年12月低于2016年12月,因此,2016年12月销量高于519.19万台,则2017年1月(475.57万台)低于上月(519.19万台),销量环比下跌;其他月份可直接读图比较,销量环比下降(销量低于上月)的还有2月、4月、5月、7月、10月,一共是6个月。因此,选择D选项。
    这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很简单,就是直接读数比较的问题,但是很多人在做题的时候往往都会遗忘掉2017年1月的比较,最终做错了,不是不会,而是出题人利用了考生做题过程中的惯性思维,让考生自己掉进了陷阱。做时间段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开始的时间点!
    第二,强化做题技巧。
    在行测的考题中,很多题目都是有技巧性的,就比如资料分析中的两期平均数比较的问题:
    【例2】
   

image_314352.png

image_314352.png

    2014—2017年,出境旅游平均每人次花费最多的年份是:
    A. 2014年B. 2015年
    C. 2016年D. 2017年
    【解析】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口诀,分子增速高于分母增速,平均数上升,反之则下降。2015年出境旅游花费同比增速a(16.6%)>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速b(9.3%),则2015年出境旅游平均每人次花费高于2014年,排除A选项;同理,2016年出境旅游花费同比增速a(5.1%)>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速b(4.3%),则2016年出境旅游平均每人次花费高于2015年,排除B选项;2017年出境旅游花费同比增速a(5.0%)
    两期平均数比较的问题,看起来挺唬人的,实际做起来技巧性还是很强的,根据口诀,直接去比较分子增速和分母增速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上升还是下降即可。
    第三,分析错题。
    分析错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自己的薄弱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从而得到更多的提升。
    总之,在冲刺阶段不但要巩固知识点,还是要坚持的做题,确保在考试之前保持做题的手感,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0 14:44 , Processed in 0.062533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