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2022国考备考之巧破句子理解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6-10 2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句理解一般是以词或句子为理解对象,是考生认为非常抽象的一个模块,其中的句子理解是考生觉得更为头疼的一类,今天咱们就围绕着句子理解,来带着大家找找突破口。
    句子理解,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否能从材料中提取和句子相关的要素。这时材料的提取是和句子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需要以句子为突破口,来确定材料的阅读重点,进而对要点进行整合。大体来看,技巧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拆分句子,第二步整合逻辑。
    拆分句子
    句子是由若干词语组成,对句子进行深入解读时,如果能做到高效的拆分,可以便于我们理解句子的内涵。拆分时我们要选取有特定内涵的关键词,还要注重关联词,以关联词判断材料的逻辑关系,举例来看:
    例1:“给定资料4”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第一步,拆分。该句子应拆分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片面的”+“短视而危险的”,其中的关联词有“仅仅”+“显然”+“甚至”。第二步,判断逻辑。这句话的主语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目的”,“目的”是重点;“仅仅”是指只考虑“经济或者美观诉求”;“显然”和“甚至”是递进关系,“片面、短视、危险”是负面影响。整体来分析即“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仅考虑经济或美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要从材料中找负面影响,同时,有问题,要看看材料中有没有对策,有对策要用来解决问题。
    二、整合逻辑
    在整理成答案的时候,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体对句子进行解读;另一种是分别解读关键词,最后以句子的含义作为总结。
    (一)整体解读
    针对句子整体的含义进行解读,即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都是围绕整句话进行分析。
    例题:“给定资料4”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标准答案】
    这句话是指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多元的、综合的、以人为本的。
    如果城市建设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可能会压缩或限制城市的功能、破坏城市本有或应有的文化气息、也可能不便于群众生活。
    所以,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除了经济和美观诉求外,还应该考虑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经济需求和人文价值需求的统一等。
    (二)拆词解读
    深层含义(原因、影响、对策)具有针对性,是针对句子中的关键词,此时要将深层含义进行拆分解读。
    例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去,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这样这门手艺才能历久弥新”的理解。(20分)
    【标准答案】
    1.“把自己融到里头”:做手艺、做生意要坚守自己的价值理念,心术正、沉下心,走小而精的个性化、精品化路线。
    2.“把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产品制作要严格要求制作工序,做到工艺精湛、精益求精、质量过硬。
    3.“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要守正创新,在继承祖辈传统制作手艺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开创新品牌。
    4.“手艺才能历久弥新”:传统手艺的发展也要具备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精神。
   

image-20210917112354-14642.png

image-20210917112354-14642.png

   

image-20210917112354-24642.png

image-20210917112354-24642.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4 01:22 , Processed in 0.048065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