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2022国考言语理解干货之“不走寻常路”的反面论证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5-29 20: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面论证法是我们解言语题目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反面论证就是不从正面直接说要怎么做,而是从反面来论述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或危害,从反面来加强正面观点的权威性与合理性的一种方法。
    反面论证比较常见的引导词主要包括:否则、不然、如果不/没有/缺乏……,就/将会/将使……,引导词也可以是这些词的同义替换词。反面论证通常有两种应用形式,其中一种是正面观点+反面论证,这时正面观点是重点。外一种形式就是(正面观点)+反面论证,即没有正面观点,只给了反面论证,这时需要我们通过反面论证来反推出正面观点。正常情况下,通过反面论证法来解题,不管文段材料中是否给出正面观点,我们最终选的答案基本都是围绕正面观点的表述,这是比较常规的考法。当然反面论证法也有“不走寻常路” 的出题方式,就是在四个选项中没有设置围绕正面观点的表述,这时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围绕反面论证本身说法的表述。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应用一下反面论证法“不走寻常路”的解题技巧吧!
    【例】扶贫干部自掏腰包到基层扶贫,是真扶贫、扶真贫的体现。但若一味宣扬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不仅会加重扶贫干部的经济负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贫困群众产生依赖心理。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一味宣扬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B.应该大力提倡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支持贫困户
    C.当前存在大量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的情况
    D.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说到扶贫干部自掏腰包到基层扶贫,是真扶贫、扶真贫的一种体现。然后通过转折词“但”引出重点,若一味宣扬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不仅会加重扶贫干部的经济负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贫困群众产生依赖心理。最后一句通过反面论证指出,一味宣扬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文段主要想说明的是,不应一味宣扬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但四个选项中并没有这种表述,所以只能选围绕反面论证本身说法的表述,即一味宣扬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A项是对反面论证的同义替换。B项“应该大力提倡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支持贫困户”与文意相反,排除。C项“当前存在大量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的情况”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扶贫干部自掏腰包扶贫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也是无中生有,排除。因此,选择A项。
    “不走寻常路”的反面论证法就是如此应用解题的,你get到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2 00:34 , Processed in 0.04994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