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0

2022年国考行测常识干货之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5-29 1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考常识法律部分,很多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将盗窃罪与诈骗罪发生混淆,这两种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的犯罪,一般情况下容易区分,但是当盗窃行为和诈骗行为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混淆,下面就将这两个罪名进行辨析。
    一、易混淆概念区分
    【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使财物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的方法,非暴力胁迫的手段,暗中窃取其财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用欺骗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从而仿佛“自愿地”将财物交给行为人。
    二、例题分析
    【例1】甲将手机交给侄子乙,让乙帮忙下载外卖APP。乙乘机在甲的手机上植入木马病毒,远程控制了甲的手机,并通过查看到的甲的微信支付密码,以微信转账等方式,先后16次从甲的微信钱包中转走2万余元。乙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贪污罪
    【答案】B
    【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题中乙在甲的手机中植入病毒,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转走2万余元,故构成盗窃罪。B项符合题意。
    A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C项: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D项: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2 02:32 , Processed in 0.03561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