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 | 具体内容 |
| 首飞 |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于1903年首飞成功。 |
| 构造 | 机翼 | 形状 | 上凸下平。 |
| 原因 | (1)利用原理:利用了“伯努利效应”(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2)具体分析:机翼的上表面凸起、下表面较平。当等质量空气同时通过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时,会在机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时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时流速较小,压强大,因而此时飞机会有一个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于升力的存在,使得飞机可以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飞机飞行速度越快、机翼面积越大,所产生的升力就越大 |
| 机窗 | 形状 | 圆形。 |
| 原因 | 人类早期设计的机窗是方形的,但发现方形机窗的尖角很难承受飞机内外的气压差,容易出现破裂,造成飞机事故,而圆形的窗户能够通过分散压力均匀受压,减少事故的发生,所以现在机窗都是圆形的。 |
| 黑匣子 | 全称 | “飞行数据记录仪”和“机舱话音记录器” |
| 功能 | (1)“飞行数据记录仪”:要记录飞机的各种飞行数据,包括飞行姿态、飞行轨迹(航迹)、飞行速度、加速度、经纬度、航向以及作用在飞机上的各种外力,如阻力、升力、推力等; (2)“机舱话音记录器”:主要记录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的通话、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驾驶舱内出现的各种音响(包括飞机发动机的运转声音)等。 |
| 颜色 | (1)非黑色。 (2)原因:黑匣子并非是黑的,而是常呈橙红色,主要是为了颜色醒目,便于寻找。但因为它往往是在空难发生之后使用,用来调查事故的原因,是不祥之物,所以人们称之为“黑匣子”。 |
| 位置 | (1)机尾。 (2)黑匣子一般是通过它记录的数据来调查飞机失事的原因,因此为了承受飞机坠毁时的猛烈撞击和高温烈焰,黑匣子的外壳具有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绝热防冲击保护材料。而且为了尽可能的安全,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也就是失事时最不易损坏的部位,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飞机失事爆炸之后对黑匣子的破坏。 |
| 国产飞机三剑客 | C919 | 客机 | C919飞机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具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最大航程超过5500公里,性能与国际新一代的主流单通道客机相当,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
| AG600 | 水陆两栖飞机 | “鲲龙-600”(AG600)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2017年2月13日成功试飞。该机主要用于水陆两栖,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功能。 |
| 运-20 | 运输机 | 运-20(代号:鲲鹏),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