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回复: 0

公务员行测分析推理之巧用最大信息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5-23 17: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备战公考的过程中,行测判断推理部分的分析推理题对于考生是一大难点,主要是因为分析推理题涉及逻辑思维考察,难度系数高,在备考过程中,很多同学最大的困惑就是很难快速找到分析推理题目解题突破点,所以有些同学考试时遇到分析推理很难做到“快准狠”,觉得有时间就碰碰运气,没时间就放弃。那我们想突破这道难关,有没有技巧呢?其实,结合考试真题会发现,分析推理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在这里,华图教育谈谈分析推理题的一个小技巧:最大信息法之比较类。
    一、认识技巧:“最大信息”
    何为“最大信息”?即在题干中出现两次及两次以上的信息即为最大信息。
    题干特点: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
    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
    小学教师的学历比丙低。
    上述题干中“小学教师”在三句信息中出现了两次即为“最大信息”,且出现了“学历高低”比较类话题信息,因此选择辅助方法“列不等式”,以最大信息为解题突破口是分析这类题目的关键,再顺藤摸瓜匹配对应信息得出正确答案。
    二、真题示例
    【例题1】(2013浙江)张红、李聪、王敏,一个是江苏人,一个是浙江人,一个是广东人。浙江人比李聪年龄小,张红和浙江人不同岁,王敏的年龄比广东人大。
    根据上述断定,可以推出:
    A.张红是江苏人,李聪是浙江人,王敏是广东人
    B.张红是广东人,李聪是江苏人,王敏是浙江人
    C.张红是浙江人,李聪是广东人,王敏是江苏人
    D.张红是浙江人,李聪是江苏人,王敏是广东人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由“浙江人比李聪年龄小,张红和浙江人不同岁”,出现“浙江人”最大信息,分析可知李聪和张红都不是浙江人,由此推出王敏是浙江人。
    因此,选择B选项。
    【例题2】(2009国考) 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甲年龄最小
    【答案】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河南人”出现次数最多,优先使用最大信息法。
    由“甲和河南人不同”和“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不是乙,因此河南人是丙;
    由“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可知:①河南人(丙)>湖北人;
    由“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知:②乙>河南人(丙);
    由①②可知:湖北人不是乙,则湖北人是甲,山东人是乙;
    综上:山东人(乙)>河南人(丙)>湖北人(甲)。
    因此,选择D选项。
    三、技巧运用总结
    快速浏览题干只需记题型特征:①条件中某个对象出现两次及以上;②出现比较类话题;根据特征即可确定选择“最大信息法”列不等式方法进行分析,
    第一步:把最大信息放在不等式的中间;
    第二步:匹配最大信息的对象;
    第三步:顺藤摸瓜,将分析所得确定结论填充到不等式中;对比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分析推理很多题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一定要多分析题干信息特征,一旦发现有“最大信息”“比较类”特征,就可以快速用方法找到正确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2 02:48 , Processed in 0.04767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