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料分析题中很多考生容易忽视和轻视的一个考点无外乎我们的倍数关系问题。这类题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很多考点和易错项,那么我们将通过下面三个方面来给大家揭开倍数问题的面纱。
(1)倍数问题的基本考法与技巧
资料分析题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往往涉及多个统计主体以及多个统计时间,那么不同主体可以求解倍数关系,不同时间可以求解倍数关系。常见的特征是“某年A是B的几倍”。那么命题人在设置这些问题的时候,常见的考法有下述三种:
1、2021年浙江行测真题问法为“2015年S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约是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的几倍?”直接求解A是B的几倍,简单除法计算即可。
2、2014年天津真题问法为“2004年移动电话用户总量是固定电话用户总量的几倍”材料中的时间是2005年,因此本题求解的基期倍数。将基期和倍数两个考点进行了杂糅。
3、2009年江西真题“2009年第一季度,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案件的减少量是违反商标法规案件减少量的几倍”,这种问法考生要注意主语,是减少量,负的增长量;因此本题也就是求解增长量的倍数。
(2)倍数问题的易错点
通过上述的基本问法相信考生在识别题目的时候能够做到精准快。运用了所学的除法速算技巧就能很快锁定答案,但是在倍数问题的考查中有一个经典的易错点。就是问题“A是B的几倍”与“A比B多几倍”的区别,前者是简单的倍数求解,后者求解的是增长倍数,实际上就是增长率的求解。因此前者和后者在答案上有个相差一倍的结果。
【例题】2019年河北行测真题“2019年3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多几倍?”
A. 3.8
B. 4.8
C. 5.0
D. 6.0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其中,2019年3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7192亿元,同比增长8.5%;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534亿元,增长9.4%。”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观察选项首位数字各不相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两位,分子减法计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