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0|回复: 0

2022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辅证之反面论证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5-12 18: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阅读理解的文段当中,一般需要我们对文段进行分析,反面论证是我们在分析文段时作为文段的一部分结构出现的,它也是辅助论证当中的一种类型,对于所有辅证当中,可以说反面论证是最为重要且非常实用的一个类型,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文段的重点,从而帮助我们确定出正确答案。
    那么对于反面论证究竟是如何去识别的呢?首先对于文段当中常出现,可识别的反面论证,常见的形式有“否则”、“不然”、“如果……就……”等。在文段当中一般出现的反面论证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如果”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否定性的描述;②“就”后面是消极或不好的结果。而对于反面论证它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还是要具体结合文段当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识别,而对于出现的反面论证,它的作用一般就两种情况,如果有正面观点,那么这时候的反面论证主要是起到加强论证正面观点的作用,如果没有正面观点,那么这时候的反面论证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重点,通过反面论证进行反推,反推出来的即作者观点。
   

image_1320659.png

image_1320659.png

http://www.huatu.com/2021/0721/file:///C:/Users/fangchen/AppData/Local/Temp/ksohtml9860/wps31.jpg
    【例题1】近年来,各种搞笑、轻浮的网络语言大规模地侵入了传统汉语的领地,影响大有不断壮大之势。对待网络语言,虽然学界和社会上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缺乏及时合理的鉴别和引导,任其自流,无疑将会消解传统汉语的诗意和韵味,割裂汉语的文化传承脉络,同时也将使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受到挑战,使其陷入游戏和随意改写的危险中。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应该对网络语言进行及时合理的鉴别和引导
    B.传统汉语的地位岌岌可危
    C.网络语言的诗意和韵味远不如传统汉语
    D.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各种搞笑、轻浮的网络语言大规模地侵入了传统汉语的领地”,接着讨论如何应对,通过“但”引出反面论证“如果缺乏及时合理的鉴别和引导,任其自流,无疑……”。文段结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是反面论证反推出的正面观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句,即“要及时合理的鉴别和引导网络语言”。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B项和D项:是问题本身。C项:文段未将网络语言和传统汉语诗意和韵味进行比较,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A选项。
    【例题2】内容产业包括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智慧。报业更多是生产信息,出版业主要集中生产知识和智慧,生产信息的必然先于生产知识和智慧的受到互联网冲击。其实原先不少报纸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来,报纸的这一特色日益褪色。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层面做文章,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报业竞争不过新媒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B.报业相比出版业更早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C.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是其取胜的关键武器
    D.今天报业欲生存应多在知识层面生产信息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内容产业的三个层次,之后介绍了报业和出版业生产内容的不同,使得报业先于出版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然后通过“其实”和“但”指出近年来报业的现状,即报纸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日益褪色,最后通过反面论证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文段结构为“分—总”,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强调报纸想要和新媒体竞争就要能从知识层面产生信息。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A项:反面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B项:非文段重点部分。C项:互联网取胜关键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3 12:57 , Processed in 0.061202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