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2021选调生考试备考试题资料每日一练(3月8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5-8 21: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选调生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近代以来,史学界发展出几种“专门之学”,即简帛学、敦煌学、徽学、黑城学等,主要对象是出土或传世的文书,包括简帛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黑城文书,时间跨度从战国秦汉直至明清。虽然这些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中国却并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研究是随着出土或传世文书的不断发现而逐步扩大兴盛,却又各自为界。所以,只有在文书数量足够多、研究足够丰富、积累足够厚重、交流足够频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中国古文书学”。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史学界怎样的研究状况?
    A.重考据轻分析 B.重发展轻交流
    C.重理论轻实践 D.重传统轻创新
    2.当夜深人静,即将准备进入梦乡时,我们的身体常常会突然抽搐一下,这种抽搐通常被科学家们称作临睡肌跃症(又称入睡抽动)。目前没有研究彻底搞明白它的原因,因而人们对此有诸多猜测。有一种解释认为,人脑是基于爬行动物的大脑进化而来的,因此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动物的应激反应模式。肌肉彻底放松时,大脑会基于这一应激反应模式, 以为我们在自由坠落,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大脑指挥全身肌肉马上行动,试图在下坠过程中抓住什么东西,于是本已放松的肌肉会突然收紧,导致入睡抽动。
    这段文字:
    A.介绍临睡肌跃症的临床表现
    B.提供一种对临睡肌跃症的解释
    C.说明临睡肌跃症与大脑的关系
    D.阐述临睡肌跃症对人类的意义
    3.据报道,某卫视的亲子节目核心观众群女性观众占比近 2/3。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 晚上,年轻的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的“爸爸带孩子”,而年轻的爸爸也许还在加班、在应酬,也许只是待在卧室里打游戏、玩电脑——他们的孩子依然延续着没有父亲陪伴的故事。事实上,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母亲身上,在不少现代家庭,养育孩子的职责主要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父母亲情教育缺席现代的家庭生活
    B.在现实生活中亲子教育的主体缺位
    C.当下亲子节目赢得共鸣的真正原因
    D.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间缺少交流
    1.【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出与史学界研究有关的内容。文段前两句讲了史学界的发展情况
    (专门之学)和局限(没有古文书学),第三句讲了局限的原因——各自为界。最后通过“所以”和“只有……才……”引出了“前面问题的对策”,即发展和交流要双管齐下。
    第二步,根据第一句的“发展”和第三句的“各自为界”,可以看出,史学界缺乏交流。而最后一句结论里的对策进一步针对“缺乏交流”进行论述。对比选项,只有 B 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的“轻分析”,C 项的“理论、实践”和 D 项的“传统、创新”等话题都未提及。
    2.【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提出临睡肌跃症的表现,第二句通过“因而”指出对这 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存在诸多猜测。接着通过“有一种解释认为”得出,后面的内容是对临睡 肌跃症的一种解释。
    第二步,文段重点在“因而”之后的对临睡肌跃症的一种解释。对比选项,B 项“提供
    一种对临睡肌跃症的解释”符合主旨。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临床表现”出现在文段第一句,用来引出“临睡肌跃症”的话题,非重点。
    C 项“临睡肌跃症与大脑的关系”仅是提供一种关于临睡肌跃症的解释中的部分信息。
    D 项“临睡肌跃症对人类的意义”文段并没无提及。
    3.【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由“亲子节目”引出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只有母亲陪伴孩子。 随后由转折词“事实上”引出重点:孩子的身边有时候不仅父亲缺席,有些母亲也缺席,在不少现代家庭,养育孩子的职责主要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也就是父母不看孩子,主要由老人承担看孩子的任务。
    第二步,文段重点在转折词“事实上”之后,主要讲的是在养育子女上,父母缺席了, 由老人承担。
    第三步,对比选项。B 项“亲子教育主体缺位”对应重点句“父母缺席”。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亲情教育缺席”表述错误,文中举“母亲陪伴孩子……父亲缺席”的案例,可以说明亲情教育一直都在,真正缺席的不是“亲情教育”,而是“亲情教育的主体”,也就是父母(或是母亲在,或是父亲在,或是父母都不在,直接丢给老人),排除 A 项。
    C 项论述的重点是案例,并非真正的文段核心偏离重点,排除 C 项。
    D 项表达的仅仅是表面现象,没有论述出问题的实质——“亲情教育的主体缺位”,排除 D 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0 10:52 , Processed in 0.07963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