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回复: 0

2022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二十四节气与国考常识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5-5 2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古代测量时间有白天的日晷和夜晚的沙漏。夏至日当天白昼达到最长,故有“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日减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盛夏,也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最热模式”就要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不过二十四节气在常识的考试也是非常频繁,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下有哪些考点:
    考试方式:二十节气的历史,选出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顺序,每一种节气对应的季节,二十四节气的作用分类,反选日期,案例判断,古诗词考查等等
    1、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一年有十二个月,每隔15天一个节气,一年一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image_891017.png

image_891017.png

    2、历史进程
    二十四节气起源黄河流域,开始于西周,至春秋战国基本定型,最后完成于西汉。就现有文献来看,完整意义上的“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在汉代道家经典《淮南子》中。就历法而言,西汉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最早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审议,把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二十四节气内容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5、节气内涵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雨水:降水量逐渐增多了。
    惊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春分: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
    清明: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谷雨: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没有成熟,相当乳熟后期,叫小满。
    芒种:“芒种”“忙着种”,正是散播播种的时候。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长。
    小暑: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大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立秋:秋天开始之意。
    处暑:处暑的“处”是指“出”,“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的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
    秋分:日光直射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霜降: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立冬:冬季来临。
    小雪:气温下降,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大雪: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大寒: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6、二十四节气反映的现象
    反映季节: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反映太阳高度: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反映作物的成熟:小满、芒种
    反映降水: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清明
    反映气温变化:白露、寒露、霜降
    反映热的程度:小暑、大暑、处暑
    反映冷的程度:小寒大寒
    7、二十四节古诗词考查
    交叉考察,通过古诗词考察节气。
    比如说,雨水: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惊蛰: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暑:唐·杜甫: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白露: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唐·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霜降: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至: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大雪:唐·刘长卿,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北宋·陆游,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小寒: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8、【真题演练】
    ① 以下民间谚语与所描述的节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晚稻就怕霜来早——立秋
    B.春雷一响,惊动万物——雨水
    C.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大寒
    D.蓄水如屯粮,水足粮满仓——雨水
    【答案】B
    【解析】C选项,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这句诗句描述的是霜降节气。
    ② 下列四个节气所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处暑:炎热夏季即将到来
    B.惊蛰: 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C.冬至: 冬季最寒冷的日子开始
    D.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
    【答案】A
    【解析】A选项,处暑的“处”是指“出”,“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3 15:07 , Processed in 0.055851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