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3|回复: 0

2022省考申论备考干货之主体分析法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22-5-2 19: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综合分析中,往往要求学生见解深刻,答案有条理,其实探寻事物间的关系时方法往往多种多样,但是很多学生却不得法门,无从分析。主体分析法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主体分析法,顾名思义,是说从一个事件中所牵涉的主体入手进行分析。因此,第一步我们要先找出该事件中牵涉的主体。第二步从主体方面来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第三步,整理书写答案时用主体方式呈现,才能显得有条理。
    万事开头难,说起找主体简单,但找主体也不能盲目去找,寻找主体的思维过程也能体现学生的逻辑性。首先,要明白我们的主体其实有三个层面,即微观、中观、宏观。微观层面来看,也就是个人层面,包括自己和他人。中观层面也就是集体层面,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公益组织、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宏观层面主要指国家层面。
    所以我们在找主体的时候应该体现一个由小到大的思维。
    以大学生就业难为例,倘若我们要分析其原因,那么我们也可以想想大学生就业涉及的主体,从个人层面来讲,有大学生自己;从集体层面来讲,涉及到企业、学校;从国家层面来讲,归属教育部门、就业部门等。所以我们就可以从这四个主体去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如大学生本身存在就业观念不对,自身能力不足等;企业有招聘就业歧视,岗位减少等;学校有理论与实践脱节,作为不够、专业设置不合理等;教育部门、就业部门缺乏相应的管控、资金、平台、政策帮扶等等。
    当然,主体分析法并不是说都要从个人、集体、国家的层面来看,我们也可以从事件的时间线上去找寻找主体。
    比如,以食品安全问题为例,从食品生产到老百姓的餐桌再都后面的维权惩戒。中间涉及的主体用时间线来找就比较容易。生产食品的是生产者;生产出来后的运输过程之所以没有发现问题涉及到两个主体,运输者和监管者;售卖食品的叫销售者;买到食品的叫消费者;当我们发现食品问题后举报又涉及到了监管者,不过在这其中,要知道分为个人的举报和媒体的举报,他们是属于政府外的外部监管者。
    其实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就算是主体分析法我们也要活学活用,才能将一个事情分析透彻。思维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才能将主体分析法灵活贯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9 01:30 , Processed in 0.07440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