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4|回复: 0

2023国考申论归纳总结:主体分类审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22-5-2 1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类不科学,概括题白做。概括题难就难在分类,对很多同学来说,这是老大难。在从要点、题干和要求等几个方面都确定了这个题需要分类,确定之后就需要注意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的科学选择也是概括类题高分的关键,而绝大多数题目其实已经暗示了分类标准,就看你能不能找得到,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例1:阅读“给定资料4”,谈谈你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能分别获得哪些启示?(20分)
    要求:(1)紧扣材料,重点突出;(2)观点明确,表述有条理;(3)不超过500字。(2015国考副省级)
    这道题从题干上来看“分别”二字就说明,分类的方向应该是从题干中“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这三个主体去进行切入。
    例2:阅读“给定资料2”,概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所给出的具体建议。(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2016国考副省级)
    这道题稍显复杂,一般很多同学会认为是按照“问题”和“建议”两个要素进行分类,但题干中“及其”中“其”指代的却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这一主体贯穿题干始终,所以结合题干与材料,应该按照不同的代表委员的问题和建议一一对应的方式来进行呈现。
    大家会发现,这两个案例都是利用主体来进行分类,只不过第一题比较明显,第二题比较隐晦,所以第二题在考场上的整体得分也就很低了,当然这也是命题人考察的关键,也是我们应该从练习中不断总结的关键。
   

image_2003937.png

image_2003937.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06:55 , Processed in 0.081156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