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2021国考申论备考:美好生活,人人共建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22-5-1 2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有人都渴望得到幸福,中国也自古以来就有“祈福”的传统,国人也有很多“祈福”的习惯,但是传统和习惯中往往不仅有需要继承的精华,还有着需要剔除的糟粕。近年来,屡屡发生了这样令人尴尬的事件:在乘坐航班登机过程中,一名乘客将硬币扔向飞机机身方向,导致该次航班取消,该乘客也因此被行政拘留,航空公司也向其提出索赔,最终得到法院支持。这些当事乘客的目的往往都是:通过许愿的方式来祈求所谓“神明加护”,共保安全。但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决不是什么“祈福”,而是在“添乱”,是在“引祸”,是在用不合时宜的糟粕,威胁今朝明日的幸福。
    为什么说是“引祸”?把硬币投到水池中,最多就是污染了水,但投到即将起飞的飞机身上,则可能会引起巨大的灾难。就像很多媒体都提到的那样:把硬币投进飞机发动机里,可能致使硬币与飞机发动机高速转动的叶片发生碰撞,导致发动机喘震、失速,甚至停止运转。一只小鸟尚且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人间惨剧,更何况是一枚甚至几枚金属币呢?这种行为不仅会危害自己的安全,也会使同机数百人的性命面临危险,同时也会给机场、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是这种看似完全是个人不明智的行为,不能仅仅被归因到个人的素质上。正所谓:“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任何重大问题的出现,其原因都是相对复杂的。除当事人外,机场和航空公司等有关方,则是需要看到自身管理流程上存在着漏洞,事先预防性的的宣传和督导没有做好,因此往往只能事后“应急”。政府航空运输管理部门和法制部门,其普法工作也存在不精细、不到位的情况,虽然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却没有充分而有效地运用短信、微信、短视频等传播媒介进行全方位的舆论引导,因此在很多交通出行安全问题上,社会公众并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些媒体对此类不文明不合法现象的未加批判的报道传播,使得部分人反而出现了跟风盲从的行为,再有国家相关法制不完善、,违法成本较低、处罚的形式单一的问题也被揭露了出来。
    要想真正避免“向飞机扔硬币去祈福”这类事件的出现,我们可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两个大的方向上。一是从改变传统和习惯的角度入手,去真正的改变人这个主体,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道德体系的传播,让广大群众能够真正做到“不迷信、不跟风、不盲从”,将社会公德水平和科学素养、安全素质提上去。二是从完善事前预防、事中应急处理和事后问责追偿的角度入手,构建起一条完整的社会治理链,坚持精细化和全方位的原则,尽量减少监督的死角,让所有人不仅不想做,二是不能做。
    美好生活,人人共享,人人应享,同时也要人人共建。天上不会掉馅饼,无论在哪里扔硬币,也不会砸开幸福之门。当我们面对“扔币祈福”之类的事件,少一些调侃,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怒喷,多一些自勉,“福报”才会更快降临于整个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11:52 , Processed in 0.07113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