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0

2021国考申论备考:从主持人大赛说开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22-5-1 2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赛类综艺节目已经很久不叫大赛了,就像选手不称选手、评委不称评委,晋级淘汰的方式也不是打分排名,而是转身拍灯……所以,当主持人撒贝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话音落下,观众如同遇见熟悉的陌生人。在2019年深秋,一档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节目,时隔8年重回舞台,还是熟悉的配方,却又真的不一样了。它将主持人的价值、时代的需求真正体现出来了。
    主持人的价值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它是专业的——专业的展示、专业的衡量。有的节目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表达主题,而主持人大赛要考核的是主持人讲故事的能力。主持人本身是一个传播者,并非故事主角。如果一档节目只让人记住了主持人,反倒是这个主持人失败的地方,而且主持人大赛只是没有设置专门环节,并非完全舍弃讲故事。“参赛选手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他们在表达中就会带出故事,比如,有的去过新疆偏远的县里支教,有的当过很长时间的记者。选手在台上和主持人、评委交流,这个过程也是在讲故事。”
    以前只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探讨时代的需求曾经的《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改名为“主持人大赛”,去掉了“电视节目”的限定,也体现了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新要求。多元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是主持人群体的需要,让这个群体更加多样、丰富、立体,也适应现在变化着的节目。第一期节目前最后一场淘汰赛,120进60,选手年纪从20岁出头到40多岁。有穿西装的传统新闻主持人,也有有穿短裤的、小马甲的,甚至还有一个选手拿着自拍杆记录了自己参赛的全过程,做成了Vlog。这些无外乎都在探讨这个时代的问题——大家到底需要怎样的主持人,我们怎么不被技术所取代”。
    这一届年轻人觉得主持人大赛“硬核”,但在多年以前,比赛类节目都是这个模样,“讲故事”反倒是之后的创新——而且在最初出现时,观众也十分买账。只是当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审美疲劳就出现了。“并不是哪一种形式更好,只是每个阶段观众的需求和感受不同。”
    换句话说主持人大的走红正是它把中了社会的脉搏,切中了现代综艺节目的时弊,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和精神文化供给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9 04:22 , Processed in 0.07438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