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7|回复: 0

时政热点:让老物件“活”起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12-11 2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让老物件“活”起来 。
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星火村,近日建起了全区首个原创版村级老物件村史陈列室。在这间约280平方米的陈列室内,展示着200余件由当地村民自愿捐出的各个时期劳动与生活的私人藏品,以及各类荣誉纪念品。其中有村民们最常用的老式纺车、引水灌溉用的牛车盘、犁,还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粮油票证、副食品购买劵和家用手摇台式留声机等。(12月6日《东方城乡报》)
传统工艺靛染、棉纺等通过图文并茂加上实物的展出,展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闺秀椅、红漆食盒、麻纺帐等老物件,还原清朝及民国时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今年7月,《人民日报》以“广西南宁900多个村庄传承乡村记忆——本村史几多乡愁(人民眼·乡村文化振兴)”为题,编发长篇通讯,报道南宁市建设村史室、传承乡村记忆的做法经验。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来,不少地方开展村史陈列室建设,庆祝改革开放,成了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史陈列室是强化乡村文明建设重要载体,有利于记载乡村发展史,留住人们乡愁,教育感化子孙后代。无疑对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件大好事,值得点赞。
然而,当下村史陈列室建设,也出现了诸如千“室”一面、“似曾相识”和“重建轻用”等一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文化内涵,造成了一些浪费,损害了宣传教育效果,应该好好反思。
村史陈列室建设要突出地方“个性”。要通过文字、图片、村志、文件等方式,挖掘乡村自己的发展史;要展示自己的村规民约、民俗风情,留住人们的历史记忆和乡愁,使之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身体力行;要多陈列那些有特定价值的老物件,比如,与其他村不同的祖传手工艺品、民俗表演器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在此战斗过的英烈照片、人民军队使用过的物品等,促进红色文化传承。
村史陈列室贵在用“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活”字把方法说透了。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用“活”村史陈列室,要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和网络的传播效应,通过数字技术,让村史陈列室的老物件“活”起来、动起来,使网友们爱起来,直呼“萌萌哒”。同时,要开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参观村史陈列室。另外,要利用村史陈列室,面向青少年开展第二课堂教育。至于请来村里文艺骨干,开设周末剧场,穿插介绍村史陈列室各类展品,带动人气,也是不错的举措。
文/曹灿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4-16 17:51 , Processed in 0.05004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