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回复: 0

时政热点:留住老物件,光大新意义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11-29 21: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留住老物件,光大新意义。
时光流年了岁月,却斑驳了它们的光泽。总有一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物件,虽寻常,却凝结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厦门沙坡尾一家旧物馆,就藏着许多闽南老物件。不少旅人过客纷纷留言,睹物思情,仿佛看到了“可堪回首却无法挽留的时光,能够重温却不能重演的梦幻”。择一个闲暇的午后将这些旧物一件件过目,擦拭,扬起的灰尘似乎都带着那些陈年旧事,落在脑海里,留在生命中。(11月28日《海峡导报》)
如果用现在眼光看待这些老物件,不仅土的“掉渣”,更有些荒唐可笑。如果去掉一些“锔锅”“锔碗”,在现在看来,那些东西根本没有维修的必要,锅碗等一旦出现损伤不能使用,扔掉换新就是,哪里用得着穿孔抹缝打补丁?瓷碗上竟然还出现了金属疤痕,委实让现代人觉得可笑。但实际上这种“锔锅”“锔碗”的技艺不仅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种民间工艺,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过去老百姓勤劳俭朴的一种象征。这些闽南老物件,不仅能勾起许多人的记忆,更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对促进社会道德和城市文明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些老物件中,如那一个裂痕遍布,更是被“锔”过的破碗,翻过碗底,竟然还有人在上面刻下大名。据悉,这个名字应该是当初“碗主人”为了防止别人借碗还错而留下的。还有人会借碗?还有人为防止还错而专门刻字区分。这在我们今天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甚至会责怪祖辈们太小气。实际上这恰恰是一种美德。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过去虽然人们生活都不富裕,但是邻里关系都非常融洽,尤其是遇到了婚丧嫁娶,邻里就变成了一个大家庭,相互帮忙,同舟共济。“协作”完成后,谁家的东西还归谁家,这个碗底上的字迹,就是过去邻里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的一个见证。
对照这样一只“锔”过的破碗,也映照出今天许多邻里关系的一种尴尬。在现在许多的小区住户,邻居几年不知道彼此姓名,门对门一年也不来往一次。家中出了事情,一家人心急火燎忙得团团转,邻居们照样优哉游哉,甚至根本啥也不知道。因为邻里关系的冷漠不仅造成了生活的不和谐,更间接的产生了一些悲剧,有人家中失火,因为没有邻居及时帮忙扑救,而形成了“火烧连营”。有的老人年老体迈,没人照顾,独自在家死去多日而无邻居知晓。现在人们早已不会“锯锅”“锔碗”,但人们在把这些老物件丢失的同时,也把过去邻里之间最纯洁,最真挚,最美好的关系和友情,一起丢失了。
在这个旧物馆中,旧物们不起眼,但每一件旧物都带着一个温馨的故事。瓷碗瓷碟上锈迹斑斑,甚至伤痕累累。但祖辈们照样“锔”,“锔”过再用。这些物件上写满勤劳和俭朴。延绳钓,沙坡尾讨海人传统的捕鱼器具。但在过去渔民们只捕大鱼,放过小鱼,此种捕鱼方式彰显了讨海人对大自然的友好和敬畏之心。还有厦门锁匠全手工制作的老铜锁,一个锁芯常常只有一把钥匙。这是一把老铜锁,但向人们传达的却皆是生活中的哲理和真谛。我们需要留住这些老物件,但更需要光大的却是这些老物件的伟大意义。
文/老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4-19 06:57 , Processed in 0.05711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