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回复: 0

时政热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 该如何杜绝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11-20 19: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  该如何杜绝。
前不久,微博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发视频揭露14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此后“花总”的个人护照信息两度遭泄露。聊天截图显示,贵阳汉唐希尔顿花园酒店员工称“花总入住时相互通知”,以进行提防;洲际酒店集团员工评论“丑人多作怪”等。目前这两家酒店都道歉了,但并没有交代泄露的源头。
但凡有点常识,都该知道传播用户隐私或身份信息的行为涉嫌违法,相关酒店却只是“深表歉意”而已,作为对一起涉嫌违法事件的回应来说,显然不够。目前“花总”说要维权,所以这事儿恐怕还有下文,但从两家酒店轻飘飘的“道歉”中,它们对保护用户信息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用户隐私及身份信息保护薄弱的现象并非酒店业独有。
这些年出过太多类似新闻,如某明星被房产局工作人员曝光房产证,另一明星被医院员工曝光病历,更别提打包出售明星证件、航班信息甚至手机号码的“产业”……有如此多的先例,如今“花总”信息被酒店曝光,说实话都不算令人震惊。问题是,这种用户信息极易被曝光、曝光之后不算大事的非正常现象何时才能到头,下一个受害者又会是谁呢?
如今,无论我们出不出门、使用线上或线下服务,总会遇到商家要求提供各种信息。一边是大量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被迫上交,否则我们寸步难行;另一边,采集并掌握着我们信息的许多企业,非但没有保护好这些信息,还可能在用它们牟利。
目前有数十部法律法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侵害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对于侵权行为,制裁仍显不力。一些企业在用户信息管理上存在巨大漏洞,但因为侵权的成本不够高,而与滥用、泄露、买卖信息有关的地下产业利润足够大,它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重视用户信息管理。此外,公众对于“人肉搜索”的选择性支持或反对,使社会舆论对此的立场不够坚定、鲜明,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信息保护意识淡薄的现象。
但是,用户信息保护不力,被欺负的又岂止是少数名人?此前多次曝光精日行为的微博博主“上帝之鹰_5zn”被“人肉”,人身安全遭到威胁;今年8月,华住集团用户数据泄露,5亿条信息在暗网出售;不久前,警方从犯罪分子手中截获3.2亿条被破解的手机用户信息,一些受害者的信用卡被盗刷,“被申请”银行贷款,银行账户被清零……用户隐私及身份信息保护薄弱的状况不改,你我都可能成为任人宰割的“肉鸡”。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目前仍处于立法计划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有望确定个人信息保护的主管机关,凝聚监管合力,加强司法上的民法保护。今天,我们通过舆论向企业施压,要求它们重视用户信息保护,呼吁监管部门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我们的重视和努力,将有助于加快信息保护由弱转强的进程,减少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及损失,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文/吴云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1 01:53 , Processed in 0.065815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