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9|回复: 0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援引观点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9-19 18: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公务员录用资格考试的行测部分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要想高分通过笔试并最终进入面试,必须得攻克言语理解这一关,且学好言语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申论与面试都很有帮助。此刻,给大家分享一个能够快速解答言语主旨概括题的好妙招。
    首先,鉴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文段多出自《三联生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和报纸,根据刊物的专业特质,可知言语文段多为议论文文体。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题源作者经常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专家学者或国家领导人或古今圣贤说过的话。且引用完后还会给予引用的这句话一个深刻的评论,而这就是作者的观点句。
    援引观点本意为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来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换言之,他人观点在前,作者观点在后。这也就是揭示出为何在排序题中援引观点句通常做排序题首句。同时援引观点绝非简单的引用他人观点,首先只要援引观点出现,其后必然有作者观点;其次,作者如何评价其援引的观点即为作者观点。
    例如: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这其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为援引他人观点,其后就紧跟着作者的观点:“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多样性的认同”即作者如何评价其援引的观点就是作者的观点。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方法贯穿于所有具有援引观点的主旨概括题中,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加高效的解答此类题型,又快又准的定位正确选项。
相关内容推荐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8 14:27 , Processed in 0.04980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