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9|回复: 0

面试热点:个人信息频泄露,究竟谁来管?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9-17 19: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新闻】
不少人都接到过一些莫名其妙的来电。电话的那头,或是极力推销某项业务,或是抱着不轨之心危言耸听,让人不胜其烦。更可怕的还在后头。他们不仅能报出你的姓名、性别、年龄,还能随口说出你的家庭住址、兴趣爱好、社会关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6月13日
【热点题目】
近日,据中新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9%的网友在电商平台购物过程中,表示有网购信息被泄露的经历。根据调查,排在第一位的是网购平台订单信息被不法窃取,其次是快递物流信息泄露。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表态:信息泄露危害社会,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表现: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电商网购,支付宝美团滴滴等软件的普及占有着我们的个人信息,用户个人信息早已成为可资利用、有利可图的商业资源,从泄露隐私,再到传递信息、贩卖隐私,一条条高效率的利益链条不停运转。。
影响:1、侵害大众隐私,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存在安全隐患。
2、引起社会恐慌,危害国家信息安全管理。
3、管理缺位,影响政府公信力。
原因:1、个人信息保护防范意识差,缺乏信息保护的常识。
2、网络技术不完善,存在漏洞,具有隐蔽性、复杂性、交叉性等特点。
3、平台缺乏监管,运营商安全保障措施不全,缺乏社会责任感。
4、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违法成本低。
对策:1、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互联网安全知识宣传周,利益两微一端等宣传自我信息保护的小知识,提高大众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2、移动支付运营商承担应有的安全责任,网信办责令其加强监督与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责任意识。
3、完善法律法规,如央行此前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已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针对条码支付技术风险,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要求。严厉打击违法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4 22:13 , Processed in 0.04041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