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回复: 0

【跟着大咖学写作】申论范文:50种驱蚊产品无一有效 “不推荐使用”就行了?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8-8-28 18: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点,对于申论作文技能的提升,考生其实可以从模仿开始,从背诵好的文章,模仿优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而言会在自己的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间久了,就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了。在此,中公教育申论频道推出【跟着大咖学写作】栏目,会定期更新我们精挑细选的优秀大家手笔,供考生背诵学习之用。文章中的红字考生可以着重背诵,化为己用。

近年来兴起的驱蚊贴、驱蚊手环等新型驱蚊产品,主要面向儿童、孕妇销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一项试验结果显示,采样的50种样品都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几乎起不到驱蚊效果。50种驱蚊产品全都宣称采用天然植物配方,但检测显示,14种样品中未检出有效成分,36种产品中虽检测出,但含量非常低。北京市消协负责人认为,这类产品在宣传时涉嫌误导消费者。相关专家表示,此类新型驱蚊产品不推荐较小的孩子使用。
号称能驱蚊甚至是“提供长效防蚊保护”,但实际的试验结果却是“几乎起不到驱蚊效果”;标榜“纯植物配方”,检测却是根本不包含有效成分,或者“含量非常低”,如此有名无实的新型驱蚊产品真相,显然不仅“涉嫌误导消费者”,更是一种十分明显而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与其说是“驱蚊新产品”,不如说是“驱蚊新骗局”。
尽管目前针对这类新型驱蚊产品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但无论是否存在这些标准,确保商品质量和性能的“名副其实”,实际上都是相关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法定义务,同时也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如我国《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均明确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这也就是说,不少驱蚊贴、驱蚊手环等新型驱蚊产品名不副实,有的没有任何驱蚊效果,已经涉嫌严重违法行为。不仅明显违反了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也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消费权利;不仅构成民事层面的消费欺诈,而且还可能进一步涉嫌刑事层面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因此,对于此类所谓的新型驱蚊产品,绝不仅止于简单的“不推荐孩子使用”,还必须进一步依法严肃追究相关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一方面,除了不再购买使用之外,已受骗上当的消费者,应当积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消费权益。众所周知,按照《消法》55条:经营者如果构成消费欺诈, 消费者事实上是有权获得“假一罚三”的惩罚性赔偿的。
另一方面,除了民事赔偿,对于生产销售此类名不副实驱蚊产品的经营者,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也应依法积极履职,加大相关执法力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刑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应当依据这些法律规定,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有关驱蚊企业依法予以查处。
只有如此,才不仅有利于充分捍卫消费者权益,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制假贩假的违法成本,充分发挥法律惩戒的“以儆效尤”作用,有效遏制诸如无效驱蚊产品这类假冒伪劣的泛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6 12:32 , Processed in 0.07025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