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0|回复: 0

公务员面试政策理解题共性问题研究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8-8 19: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生在作答面试政策理解类题目时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积累储备比较多的能够答的很好,但更多的人答题都是一般般的状态,能力水平高的各有各的优势,但答题差的却一般都是共性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发现考生的共性问题梳理起来一般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意义谈不多;二是不足之处不会找或者强行找;三是落实中会忽视对政策手段本身的落实。
首先,积极意义谈不多。具体表现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看问题分析问题没有形成全面的思维意识,以负面导向看问题,因此便会理所当然的跳过初衷的好,而直接分析不足之处,这样便对问题的分析不全面对自己的观点论证不彻底而导致板块缺失板块不全;二是考生要知道要谈目的意义谈积极好处,但是由于储备不够思维不开阔而导致只能谈一条,只是对题目的拆解复述,这一种就需要考生增加一些相应的思维方向,比如对问题的治理效果、政府主动作为的信号传递、与传统相比的创新之处等等。
其次,不足之处不会找或强行找。考生一般都知道在政策理解的题目里面要分析政策落实中的不足之处,可是具体应该怎么分析考生却欠缺一定的技巧,因此便会出现两种表现,一种不会说另一种为了谈不足而强行找不足,这一种就需要考生去建立一定的政府思维的方向,从政策方向方针、人民利益、主流价值观(社情、国情)等角度来建构。同时考生也可以在题目中通过一些小小的技巧来进行题目剖析,使自己避免妄议政府,比如题干中出现具体的北京市、上海市等具体某个城市的政策,一般来说在落实过程中没有手段本身的太大问题,只需在对策时进行对手段细化补充,如果题目中出现某镇或镇以下的单位采取的做法,一般来说都是初衷意义上比较好但手段会有不足。
最后,落实中会忽视对手段本身的落实。政策理解的话题讨论,虽然是依托社会话题而衍生出的解决手段,但考官更希望考生能够紧紧围绕着政策手段本身来展开讨论,但一些考生通常在进行分析时还能够想到对手段的分析,但一旦到落实环节便有很多人出现话题不稳固而直接抛开政策手段不谈,只是一味的针对社会问题补充其他手段,这样便会显得政府的解决措施毫无意义,而这并不是考官希望看到的情况。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中公教育专家研究的考生常见的共性问题,也是答好政策题目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28 14:30 , Processed in 0.085333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