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申论分论点写作方法总结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8-8-6 18: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所有申论题目中写作题分值最高,而在800-1200的作文中,分论点又占比最高,所以如何确立分论点,并且能围绕分论点展开合理有效的论证,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特意为大家呈现了分论点寻找的方法以及在分论点论证很有特色的论证方法--原理效应分析法。
一、分论点如何找?
在我们申论写作的过程中围绕主题词,通常来说会有两种写作角度,对策和意义。以国家公务员考试2017年副省级的真题“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主题是向水学习,而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可以写作的思路也可以为两种:一、为什么要学习水(意义)二、学习水的何种优良品质(对策)。根据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如果我们要写意义型的文章在去材料中找点的时候可以去寻找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危害等有关的表述,从中推导出相应的意义分论点;如果要写对策型的文章,回归到材料中找点的时候可以寻找表示对策的表述直接做对策的分论点或问题、原因的表述推导分论点出来;
二、分论点如何写--原理效应分析
在我们申论考试中,大多数考生能够比较恰当的去选择自己的分论点,但在论证的过程中,问题却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一、论证过程中较大篇幅的抄袭材料,使得考生的文章千篇一律,缺少亮点;二、论证的时候论据不能很好的佐证自己的观点,使得论点苍白,缺乏说服力。而原理效应分析法如果能够合理有效的去运用对于整个文章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给考官眼前一亮。
所谓原理效应分析法即运用原理效应来分析文中的现象、问题。即分论点+原理效应+分析+回扣分论点。在申论考试中,常用的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等。接下来以木桶效应为例帮助大家理解这一分析方法。
例1、保护动物福利,需要政府完善立法,建立保护屏障。(分论点)著名管理学原理木桶法则是指:木桶的盛水量取决木桶最短的木板,而非最长的木板。此原理告诉我们要下狠功夫抓薄弱环节,才能提升整体实力。(原理内容)这个道理用同样适用于动物福利保护工作,立法一直是保护工作的短板。长期以来我福利立法跟进工作滞后,致使法律制度难以适应当前的保护需求,加之法律条文缺乏操作性,使政府人员执法陷入执法尴尬(简要分析)。显然要想保护好动物福利,必须下功夫抓立法环节,补上保护短板。(回扣分论点)
分论点写作对申发论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做好常见写作方法的日常积累,才能在需要时信手拈来,写作能力也才能越来越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5 18:38 , Processed in 0.05743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