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6|回复: 0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慧眼辨真假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8-6-29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因人而异,擅长文科的有,善于处理数据的也有,但提到判断推理,所有的考生都觉得并不是太难,但具体到其中的真假话问题,谈及放弃的考生就比较多了,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虽然这部分的难度确实较高,但若有一双“慧眼”,这类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真假话问题主要是指题干中存在对句子真假的判定,要求考生通过题干信息得到确定的内容,此类题最大的难点在于句子的真假性不明,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推理,甚至“代入法”这一神器有时也无能为力,正因如此,“慧眼”的修炼便势在必行。
第一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慧眼”的前提是能建立起眼和心之间的联系,能在心里明确真假辨析的依据就是练就“慧眼”的基础。命题真假之间的关系往往和矛盾与推出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想练就“慧眼”,对于命题间的矛盾关系就必须了然于胸。这就要求学员能够掌握基本的逻辑关系,能在面对题干所涉及信息时,更快更准的判断出真假命题所代表的含义。
第二步: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
解决真假话问题,核心不是公式化的代入,也不是枚举式的猜测,如果能针对题干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方法选择,必然可以事半功倍。例如面对每个人两个判断,但都只猜对一半的题型,如果能考虑到两个命题之间的相关性,就能直接快速锁定命题的真假。
【例题】甲:A是第一名、B是第二名;乙:A是第二名、C是第一名。甲乙二人各猜对了一半,请问A、B、C的名次?
【答案】A第三、B第二、C第一
【中公解析】根据甲所描述的两句话,A是第二名同时和甲所描述的两种情况违背,只能为假,所以C第一为真,代入可解。
第三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假话问题确实存在较难的题型,但很多情况下真正让考生失败的确是懒惰,真假话问题虽难,却也具有很多技巧,哪怕是技巧都不会,代入法也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尝试着代入是考生在面临真假话问题时的最后途径。但代入法往往也是有着方法和技巧的,只有找准代入的切入点,那么柳暗花明必然会出现在眼前。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若能掌握此三步,就好比眉间多一道“慧眼”,让句子的真假历历可辨,让选项成为奠基之石,让真假话成为考场取胜的方法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21:16 , Processed in 0.06925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