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0

法律知识:事业单位法律故意犯罪形态分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8-6-25 21: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行测题库考试题库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事业单位法律故意犯罪形态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刑法考试历年真题,犯罪的形态屡屡出现。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进行概念的背诵,要求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分析案例。
犯罪形态包括犯罪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犯罪的的完成形态也就是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完成形态包含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犯罪行为是一个过程,但并非任何犯罪行为都能顺利得以实施,并非任何犯罪人都能实现预期的目的。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是犯罪预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中止。
如果一个行为已经既遂,具备某个罪名的全部构成要件,已经既遂的情况下就不用再去考虑犯罪未完成。如果犯罪没有既遂那么这时候分析思路两步走。
第一步是判断行为是否外化为客观的犯罪行为,只有行为人将自己主观犯罪意志付诸实施,这时候才能存在犯罪行为,才有讨论犯罪的必要。举例来说,张三在日记中列出十几种杀人方式,但是随即打消念头,并没有实施,这种思想犯压根不构成犯罪,更谈不上犯罪形态的问题。
第二步,分析犯罪未完成的原因是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导致犯罪未完成的原因是主观上不敢犯、不想犯,还是客观原因导致不能犯,如果是前者那么属于犯罪中止,后者则属于犯罪未遂或者犯罪预备。比如说,“张三在撬李斯家门锁的时候,听到隔壁有脚步声,所以停止返回家中”,本题中,张三并不是因为被发现而未得逞,而是自己主观上不敢继续犯罪导致的犯罪未完成,因此属于犯罪中止。
第三步,如果犯罪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不能犯,那么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关键点就在于“着手”的认定。根据司法考试理论界的主流观点---“法益紧迫说”,认为行为产生了侵犯法律利益的具体危险状态就是着手。比如说,盗窃罪的实行行为是将他人占有的财务转移给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但是行为人进入特定的场所(办公室)开始物色财物时,就可以认定盗窃罪的着手。再比如,抢劫罪的实行行为包括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开始实施暴力等行为,就是抢劫罪的着手。
更多法律知识,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热门推荐: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0 02:51 , Processed in 0.05863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