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推理:
1。数字推理的规律或题型:递推、等差等
特征或突破口:仅知道题型是不够的,还要快速的找到解题突破口
2。数字推理解题逻辑:
以选项为中心,“选项布局”:22和13布局
——22布局:题干为整数,答案一般为小数;答案为小数时,一般使用的是乘除运算;
题干刚开始为正数,后来出现负数,答案一般为负数;答案为负数时,一般使用的减法运算;
——13布局:当答案中出现一个很突兀的选项时,一般选他。再有时间的前提下,不过要验证下。
——奇数项为前两数之积、偶数项为前两数之和(奇偶项依赖关系);
A3=A22 –A1(递推数列);
从第二项开始,等于前一项的几倍+1(倍数还呈现出等比特征);
A3= (A1 –A2)*X
A3= A1*A2 + 1
——当然,上述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当没有时间等时,可以冒险使用上述相关结论。
(一)基础数列类型
1. 基础数列:(7大基础数列)
——常数数列:7,7,7,7,7
——等差数列:1,2,3,4,5
——等比数列:1,2,4,8,16
——质数和合数:2,3,5,7;4,6,8,9,10(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周期数列或循环数列:1,3,4,1,3,4;1,3,1,3,1,3(33一组或22一组)
——对称数列:1,3,2,5,2,3,1,
——递推数列:1,1,2,3,5,8,13(递推加、减、乘和除等数列)
2。总结:基础数列一般考得比较少,如果出现了要注意几点:
(1)注意质数和合数数列(一般数出的比较大);
(2)等比数列(公比的复杂化,比如说分数)
2.二级数列类型
——所谓二级数列就是经过了一次加减乘除运算后可以得到一个一级基础数列。目前出现运算的顺序是:两两之间的 减>除>加>乘
——其中减和加的数字特征比较小,而除法的数字特征比较大;
——“二级数列无处不在”
3. 三级数列类型
——即通过两次运算得到一个一级数列。
——在三级数列中一般只有减法和加法,而其中减法又是最多的。
(二)多重数列:
1。间隔数列(跳跃数列)
——即奇数项和偶数项各自成规律,也就是说数列间隔着成规律。
——外在识别特征: 数列比较长、有两个括号、数字大小比较接近
——“二级数列无处不在”
2. 分组数列
——间隔不行了,要分组。即两两分组的加减乘除运算,仍然是减法和除法居多
——外部识别特征和间隔数列相同。
——先间隔在分组
3. 奇偶项一起成规律:
——即指奇数项和偶数项互相依赖成规律,而不是单独成规律。
——与间隔数列相似,但不相同。
——比如说 偶数项为相邻两数之和、之差;
奇数项为前两数之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