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6|回复: 1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90)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8-4-11 18: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奋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 负薪牧豚,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发愤读书时不择时选地
    B.发愤读书时需要选择好的书籍
    C.发愤读书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D.家塾、旷野之地、热闹之地均是读书的好地方
    2.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创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得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下列对于以上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
    A.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生活要求催生建筑的产生
    B.人类在非实用建筑上的付出超过了对实用建筑的付出
    C.住宅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不具有审美功能
    D.建筑形式和风格的演变反映了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变迁
    3.
    目前中国教育仍存在乱收费现象,收费名目繁多,家庭教育支出在家庭个人消费中比例过高,家庭子女教育负担沉重。在北京,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各种和教育相关的费用保守的测算超过10万元。
    这段话表述的主要观点是 ( )。
    A.目前中国教育仍存在乱收费现象
    B.中国青少年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乱收费
    C.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家庭子女教育负担沉重
    D.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收费名目繁多
    4.
    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明和日益完善,学术研究日益严谨,数据、方法才说明一切,特别是数据最显重要。但是,这种学术发展趋势暗藏着危险。现代计量经济学之发达,其专业程度之深,已让人目瞪口呆,这一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大样本研究,寻找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从中得出某些政策结论。这种大样本研究具有抽象性,在此过程中很可能舍弃了一些重要信息。如果沉醉于计量方法形式上的巨大魅力,看不到其中暗含的缺陷,就容易被数据所带来的虚假安全感所欺骗。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强调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绝对地位
    B.批评一味迷信经济学计量方法的学术研究趋势
    C.说明完善样本选择对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D.解释如何通过经济变量分析得出政策结论
    5.
    一位父亲深情地对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说:“世界上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
    这位父亲是要告诉儿子,要树立( )。
    A.自主择业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自主创业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8-4-11 18: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1.答案:C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第一句话提出一个观点“读书的习惯是自我选择”,之后引用曾国藩的言论支撑前述观点,故材料构成“提出观点——引用支撑”的“总——分”结构,表面主旨的意思是“总”,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得到“读书要养成好的习惯”的意思,故隐含主旨是C选项。A项是比较强的干扰项,曾国藩的表达——“何必择地?何必择时?”的成立是需要前面的语境的,A项断章取义,属于对引用的理解,未抓住观点;B项“选择好的书籍”文段中未谈到;D项是引用部分,没有分清重点。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 由“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可知,A项正确。由“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创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得多”可知,B项正确。由“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可知,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
    据提问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首句”目前中国教育仍存在乱收费现象“是主旨句,后文都是对此进行说明。选项A与文段主旨一致。
    选项B“主要问题是乱收费”表述错误,文段没有提及;选项C是乱收费的结果;选项D是乱收费的表现,只是乱收费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是文段主旨。
    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句先谈到学术研究中数据重要,紧跟着用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文段重点,即这种学术研究趋势存在危险,后文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阐述迷醉计量方法可能会带来问题,将转折之后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只重视计量方法的学术趋势存在危险,同意替换为B项,故本题选择B项。
    5.答案:C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材料中父亲的话重点在“没有没出息的工作”,可见父亲意在强调工作的平等性,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一种职业平等的价值观。A、B、D项均没有切合“平等”。故正确答案为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10:40 , Processed in 0.08410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