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回复: 1

2018河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11月5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2-21 21: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当企业的业务都实现计算机化后,那些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企业却遭遇了。如果需要计算机化的业务流程没有增加,顾客对性能没有特别需求,他们就无法继续 自己的产品。所以,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企业,都必须为已经得到满足的顾客们,提供一个购买他们更新技术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瓶颈 销售 理由 B.阻碍 生产 方法
    C.困境 改进 渠道 D.障碍 推广 优惠
    2.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主要国家实力对比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出现强与弱、盛与衰的实力转换,国际角色与位序的 ,最终会导致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分配结构产生调整。同时,彼此间的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的 与相互协调已经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家间经济利益矛盾的主要方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善变 对话 B.演变 商榷 C.嬗变 磋商 D.变迁 协商
    3.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 。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4.《自私的基因》出版于1976年,但这本书的魅力、争议和影响力却 。有趣的是,这本书初版时学界还有反对之声,公众则高高兴兴地 了它。几十年过去,书中理论在学界越来越少争议,公众反而 般开始担忧这本书“太过极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放异彩 接收 恍如隔世 B.历久弥新 接纳 醍醐灌顶
    C.与日俱增 接受 如梦初醒 D.如日中天 接手 茅塞顿开
    5.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 中。这里所谓的礼治也许就是会像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 ,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形态 歧义 B.模式 偏差
    C.情态 误解 D.形势 干扰
      答案解析见下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8-2-21 22: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b]
    1.【解析】A。第一空,“遭遇”与“障碍”搭配不当,排除D项。第二空,此处句意为如果顾客对计算机性能没有特别需求,那么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企业就没办法将自己的产品卖给这些顾客。“改进”与句意不符,排除C项。第三空,此处说的是要给这些顾客们一个购买他们产品和技术的“理由”而非“方法”。因此A项当选。
    2.【解析】C。第一空,所填词语有“变化”的意思,修饰“国际角色与位序”。“善变”强调变化无常,容易改变,搭配不当,排除A项。第二空,与“商榷”“协商”相比,“磋商”更为正式,一般用在国际外交场合。“嬗变”强调彻底变化(如特征或条件的改变),与第一句深刻变化对应。因此C项当选。
    3.【解析】A。通过空格前的“换句话说”以及空格后的“典型的例子”可知,所填入句子与前文句子和后文举例表达意思一致,前文阐述了诗歌面貌与作者人品关系不大,后文通过潘岳的例子说明具有卑劣行径的人依然可以写出高雅的作品,对应A项。B项较A项,表述不够明确、直接,且“唯一要素”下文应该讲其他要素,不符合原文。C项中“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为无中生有。D项中“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很难,与原文中作品面貌和品格的联系不大,且“创作领域”太过宽泛,排除。A项当选。
    4.【解析】C。先看第二空,要填入与前文“反对之声”相反语义的词语,即公众心理上认可它,“接收”和“接手”指的是具体的行为,排除A、D两项。再看第三空,“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此处不涉及高明的意见,排除B项。因此C项当选。
    【成语积累】
    大放异彩: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
    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5.【解析】C。先看第二空,一般情况下,“引起”不与“偏差”“干扰”搭配,排除B、D两项。对比“歧义”与“误解”,前者强调同一事件理解出两种不同的含义,后者强调对于某事物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根据后文“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是对“礼治”“人治”的错误理解,因此排除A项。验证第一空,“社会情态”即社会的情况、状态,符合文意。C项当选。    知满天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zhimantian.com/)祝您公考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23:11 , Processed in 0.05254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