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2|回复: 1

申论热点解析:健康中国建设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8-1-24 2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权威论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习近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
卫生与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
健康是幸福之基。——李克强
[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丰衣足食的基本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但是,由生活压力增大、环境质量不佳、不安全食品问题较突出等因素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却愈来愈突出,人们对健康的渴求也因此而变得越发强烈。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还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它包含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三个基本要素。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紧张、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又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占了70%!这意味着100个人当中,就有70个人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亚健康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问题。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生活压力在不断飙升,很多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心理失衡现象。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都侧重于身体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
此外还应看到,我国健康问题叠加的严峻形势,慢性病、传染病双重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不容忽视;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要求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健康中国”以国家战略的方式,呵护人们的健康需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们需求与望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意义]
一是拥有健康的国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卫生计生工作覆盖全人口、呵护生命全过程、竭诚服务全天候,为维护和促进国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不仅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的政治决心,也有利于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国民健康重大和长远问题的有效干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
二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深化医改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把卫生计生等民生事业摆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位置,把深化医改作为保障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关键举措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则更加有利于进一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推动解决制约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三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必然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为发展智力和劳动密集、绿色低耗的健康服务业带来机遇,不仅有利于直接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可以极大带动医药、信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以及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健身养生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新需求。
[存在问题]
体制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强化。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尚处在进程中,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过度治疗(包括过度诊断、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现象仍然存在。改革协调联动不足;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形成无缝衔接,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药价虚高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施策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机制尚待建立。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优质医疗资源被虹吸到大医院,医疗服务提供“倒三角”格局改观有限。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16年10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共6.4亿,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6亿人次,乡镇卫生院0.8亿人次,两者门诊量之和约占全部诊疗人次的六分之一。2016年1—10月,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91.3元,二级公立医院为189.5元,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2872.7元,二级公立医院为5569.3元。患者医疗费用、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30%以内,公平性有所改善,但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0%~15%的公平筹资体系还有一定差距。
医保基金运行存在风险。由于我国已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医保的扩面已无空间,由扩面牵动的基金收入增长效应也将微乎其微。按2000—2015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年平均增幅19.75%、支出年平均增幅21.43%的增长率推算,2029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可能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与此同时,过度医疗、药价虚高现象均会加重医保基金运行的风险。
外部因素对推进健康中国带来深刻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健康危险因素增多,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心血管病死亡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2014年以来,心血管疾病的住院费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2.02%、18.90%和24.96%。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结构性矛盾将给健康中国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政府财政投入需加大。“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加大健康投入,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201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5.56%,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65%,与2030战略目标仍有一定距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另外,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因执行主体的素质缺陷和利益倾向、责任与监督机制缺乏、政策解读偏差等,政令不通、执行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8-1-24 22: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策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
一是提供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
二是健全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努力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
三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四是要建设健康的社会环境。我们说一个人的健康影响因素很复杂,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要从大健康、大卫生的角度,来共同治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要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五是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中国,要加强健康产业的发展,重点扶持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疗仪器等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老年护理相关的健康服务业。
六是要培育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把健康的“金钥匙”交给群众,放到我们全体人民自己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9 10:07 , Processed in 0.07367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