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5|回复: 0

2018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挂名出书是职称评价体系的错位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8-1-15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些网店明码标价叫卖书籍的“作者”“主编”署名权,卖家承诺书籍质量并保证一书一号,如有违反还支付双倍违约金。部分高校教师花重金“挂名”出书,以此为筹码在职称评定中占得先机。
“别人都花钱出书,我不花钱就只能落后。”一位高校青年教师的无奈,道出了流风所及的“逆淘汰”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重要文件,逐步将职称的评审权下放到高校等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中,鼓励自主评定、多元评价、按岗聘用。

2018011510574960728.jpg

2018011510574960728.jpg

|综合分析*
[意义]
挂名出书的影响,不仅在于使职称与金钱挂钩、违背职称评定的初衷,更在于形成一种投机取巧的氛围和环境,进而对学术研究乃至其他专业领域的风气产生消极影响,消耗那些老老实实做学问、干事业者追逐梦想的激情和勇气。
职称本质上是为了展现一个人真实水平和素养而设定的评价体系,只有健全评审机制、理顺工作方法,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留得真金,激励各个领域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事实上,根据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对职称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量身定制”,在更加多元立体的维度中实施评价,才能验出被评价人的真实“成色”,给予应有荣誉、实现有效激励。
[原因]
“红火”的挂名生意背后,是人才评价体系的深层问题。一些高校科研学术风气不正,部分职称评定程序不够科学严谨,少数出版社经营管理存在漏洞,甚至靠贩卖书号来赚“快钱”,加上网络电商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各方的“利益合谋”提供了便捷平台。
制度性上来说,一旦职称评定的标准和体系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就容易出现对待学术成果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情况。这不仅为挂名出书的市场发育提供了土壤,也滋生出“论文经济”等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现象,导致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扭曲。
[对策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需要注重职称评定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尤其要讲求程序正义,要制定出符合职业特点,能够客观反映个人业绩的多维评定标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评定氛围,让职称评定“称职”起来,才能激活人才资源,为任能选贤注入新的动力。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职称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才的“绊马索”,而应该是推动人才发挥才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实现的“助力器”。激励各行各业的人才发挥才华力争上游,为他们搭建开放的平台才是职称制定的目的和宗旨。
》》申论热点丨政策背景丨事件背景丨深度解析丨经典范文《《
》》申论技巧丨写作技巧丨名言佳句丨申论范文丨申论频道《《
》》关注中公微信wwwoffcn,了解更多考公资讯
部分来源:
人民日报:“挂名出书”侵蚀职称成色 作者 彭飞
新华时评:职称评定应革除“三唯”之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0 18:13 , Processed in 0.08131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