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巧用主题筛选法提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解题速度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12-28 17: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题筛选法是行测考试片段阅读的常用方法,很多片段阅读都可以运用主题筛选法,但是,要快速且准确地选出答案,也是不容易的。每个人从小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下成长,有着与生俱来的语感,而恰恰是这种主观上的不确定性也会使学员在解题时遇到困难,中公教育专家这里将与大家分享破解言语理解类题目的一个主要方法——主题筛选法。
一、什么是主题?
主题即是材料的话题,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论述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正确选项不能偏离主题。知道了什么是主题之后,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确定主题,一般根据材料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确定主题。
二、如何判定主题词?
1.寻找高频词
【例】心态,即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一个幸运儿,如果心态不正常,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命运坎坷的人,如果心态好,照样可以笑口常开。评价自己,也要有良好的心态。如果把自己看得过重,那就可能拒绝批评,陷入孤立;如果用一颗谨慎、敬畏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事,许多事情也许会迎刃而解。
这段话提示我们要:
A.笑口常开 B.谨慎从事 C.摆好心态 D.善待自己
【答案】C。【中公解析】:材料中多次出现“心态”一次,依据材料内容可以判定“心态”即为材料的主题词,包含主题词的选项只有C选项。
2.寻找关键词句
【例】每个人的德性都与公共生活紧密相关。现代国家中的公民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分子,离不开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完全超越利己动机的公益慈善。事实上,追问人的本性,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向善、为善的一面。与其说这是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不如说这会给他带来助人的喜悦和欢愉。这既是本性,也是权利。那种片面地将公益慈善视为社会精英特权或某些组织禁脔的思想,是无视人之本性的陋见,不利于公共伦理和公共道德的形成,是阻碍现代公民意识生成的绊脚石。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德性与公共生活紧密相关
B.行善给人带来喜悦和欢愉
C.做善事是社会成员的权利
D.不正确的慈善观危害甚大
【中公解析】这里出现了几个关键词,有“事实上”、“与其说…不如说…”还有最后出现的指代词“这”,这个指代词最后出现,当然它指代的是前面的东西,即“做慈善”,这是权利,所以答案选择C。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牢记认真研究以上解题方法,一定可以在片段阅读这部分取得理想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19:23 , Processed in 0.08191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