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5|回复: 1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练习题(45)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12-8 16: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科学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人才是生产力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人的健康和生命都得不到保证,经济再发展又有什么意义?以人为本的精神,首先就体现在安全生产上面。忽视生命的情况下求发展,漠视权益的情况下求绩效,这样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颠倒。搞建设、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并非不计代价,更不能被少数人曲解为一切为发展让路。中国要发展,但绝不要带血的GDP,绝不要漠视生命的发展!
  这段文字没有论及的是( )。
    A.人是生产力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B.中国要发展,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心之一
    C.经济发展应该保障生命的健康和安全
    D.发展离不开为人民谋福利
    2.
    2014年6月9日,央行宣布,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两次降准,直接释放出的资金并不算多,金融机构普遍预计约在两三千亿左右。但这个信号不可忽略,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决策层正在有针对性地为实体经济“输血”。
    “因为这意味着”中的“这”指的是( )。
    A.商业银行
    B.“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
    C.释放出的资金
    D.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3.
    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得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C.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两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4.香港大学近年在内在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为:你对现今高房价有什么看法?怎样看待中医和西医?星巴克进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甲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们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认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益?对面试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B.引领价值导向,彰显人文关怀
    C.敲响教育警钟,引发独立思考
    D.视野宽阔无边,答案丰富多彩
    5.古人说过,“读书当用三余”。其中一“余”便是“岁余”。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有诗云,“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鲁迅过年时最喜欢上书市购书。他的日记载有:1913年春节,他曾四去书市购书60册;1915年正月初二“补春节休息,买《说文系统第一图》拓本”;1925年除夕“往琉璃厂买石印《王荆公百家唐诗选》一部六本”。鲁迅买书都是要读的,这也是他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深层涵义是:
    A.读书可以给人们的心灵以温暖、快乐和充实
    B.春节长假最适合读书
    C.古代人喜欢读书过年
    D.读书过年,更富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12-8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答案:B
    解析: 从文段中“人才是生产力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推断,A项说法正确。从文段中“如果人的健康和生命都得不到保证,经济再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可推出C项。同时,再根据文段中“搞建设、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可知,D项说法正确。文段说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要发展,但并没有提及“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心之一”。答案为B。
    2.答案:D
    解析:
    根据就近原则,“这意味着”中“这”应与前文的“这个信号”指代的内容一致。而“这个信号”指代的是“两次降准”,即前文的“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故本题选择D选项。
    3.答案:C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解题重点在第二句话。“变革微观物质”是和“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相对应的;而“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相对应的是“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它们”指小粒子。由此可知C项是对二者的正确理解。
    根据文段可知应该是微观物质构成微观结构,A项不正确;B项将微观物质的含义分割开来,理解错误;D项内容仅是微观物质的含义。
    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 由面试题目中的“房价”、“甲流感爆发”问题可知,这些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社会热点问题,故A项理解正确;“器官捐赠”、“中西医”问题则关乎人文关怀,故B项理解正确;这些问题均为开放性话题,并无标准答案,而且内容丰富,故D项理解正确。C项“教育警钟”文段没有提及,偏离题意,理解不正确。故答案为C项
    5.答案:D
    解析: 文段第一句提出了话题“岁余”也即年末、过年。后面分别列举了才子文征明过年时读书、鲁迅过年买书读书这两件事。所以结合整个文段来看,文段一共两个核心信息:过年、读书。根据主题一致法,排除A项;C项只提到了古人,而显然文段中还提到了鲁迅;最后比较剩下的B和D项,B项“最适合”在文中没有体现,而D项的“读书过年”这种方式与文段主题一致,且表述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15:19 , Processed in 0.04944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