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0|回复: 0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热点题型“早知道”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11-22 17: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国考报名已经截止,激烈的岗位竞争比让广大考生倍感压力山大,然而绝大部分考生可能还不知道12月10日将要面对的考卷的形式、特点是什么情况,并且在盲目的进行低效率的备考,所以说“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了解认知对我们考试备考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参照2017年的命题题方向我们适当的预测一下今年的考试命题的热点趋势有哪些。
     一、“一带多”形式开始扩散
    往年来说,给出一篇材料然后结合材料罗列5道问题,这是行测考卷中资料分析的命题形式,但是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的考卷中判断推理模块中的分析推理一反常态,革新了出题的形式“一带五”一篇材料五道问题,这在以往的考试中并没有出现过,题型如下:
     材料1: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106~110题。
    某办公室有王莉、李明和丁勇3名工作人员,本周有分别涉及网络、财务、管理、人事和教育的5项工作需要他们完成,关于任务安排,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①每人均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人完成;
    ②人事和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王莉完成的;
    ③如果人事工作由丁勇完成,那么财务工作由李明完成;
    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他工作。
    到了周末,3人顺利地完成了上述5项工作。
    所以说,2018年这种出题形式不单单只会出现在我们地市级,也会向省部级进发,甚至可能会扩散到各个学科里面,那么,我们广大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就要重点练习一下一题多问的形式。
     二、“篇章阅读”进入国考
    一般来讲言语中篇章阅读并不是新题型,因为在北京市考、江苏省考当中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但是17年这种题型却进入到了国考言语的题型当中,都说国考是“风向标”那么18年出现这类型问题的概率是相当之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当中加大重视力度,题型如下:
     材料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51~55题。
    技术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战,并且有着独特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先驱阶段。技术的先决条件已经存在,梦想家们可能会考虑把这些元素放在一起。然而即便这些梦想此时已经记录在案,人们也不会将其视为发明创造,比如达•芬奇曾经绘制过很多有说服力的飞机和汽车图画,但人们并不认为他是在发明创造。
    其次是发明阶段。这一阶段在人类文化当中相当有名。此一阶段时间比较短,从某些方面来看,这就像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阶段当中,发明家们把科学技术、好奇心与决心结合起来,通常再加上一定的表演技巧,将各种方法以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给生活带来一种全新的技术。
    第三个阶段是发展阶段。新发明会得到那些溺爱它们的监护者(也许还包括最初的发明者)的保护和支持。通常这一阶段比发明阶段要重要,可能还包括额外的创造,这些额外创造比那个独创性发明更重要。当年,许多工匠已经手工制作了非常精美的老式汽车,但使汽车产业得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却是美国企业家亨利•福特推出的大批量生产的创新做法。
    第四个阶段是成熟期。技术在不断进步,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也终于成为社会当中独立稳定的部分,也许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许多观察家认为,技术将永存于世。
    在下一个阶段(可称为“挑战者时期”)到来时,这种状态会发生有趣的变化。技术界的“新贵”威胁着要排挤那些老技术,其追随者过早宣布了胜利的消息。但是尽管新技术能带来一些独特的益处,仔细思考之后人们却发现,这些新技术在功能和质量方面存在着关键元素缺失的问题。当人们发现这些新技术确实无法改变既有秩序之后,技术的保守派便以此为依据,证明以前的技术方法确实可以永存。
    对逐渐老化的技术来说,这通常只是一个短暂的胜利。另一种新技术很快就会出现,它总能成功地将原有技术逼到过时的舞台上,在生命周期的这个部分,技术在逐渐衰败的状态当中度过了晚年,它的最初目的和功能现在都被一个更活泼的竞争对手比下去了。这一阶段约占技术整个生命周期的5%至10%。
    最终,技术成为“老古董”,就像马赫轻便马车、拨弦键琴、机电式计算器一样,不得不黯然离场。
    今天给大家罗列了有关行测当中判断和言语部分的新类题型,这类题型往往包容的文字信息之大,考生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同时一些时政方面的热点事件也可以作为背景材料出现,所以我们备考要将这些命题趋势较“热”的进行剖析了解,这样未来考试才会变得心应手。
    关于2018国考报名指南必读 国家公务员招考信息
  资料:
[最新信息]2018年国考公告 公告解读峰会 大纲 大纲解读汇总 职位表
[报考指导]报名网络技术常见问题 手把手教你选国考职位 官方报考指南
[备考指导]报名人数数据分析 行测备考指南 申论备考指南 申论热点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3:09 , Processed in 0.08225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