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5|回复: 1

【2017年11月15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11-15 16: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于11月8日结束,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充分备考,华图网校为您持续提供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习题,尽快进入备考状态。以下是:11月15日行测各类题型练习题的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11月15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1、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第一步,由“持续增长的快车道”和“推上了一个高峰”可知,文段肯定了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又强调在成就之上也有“风险隐患”,所以第一空需要填入表达“在取得成绩的情况下保持小心谨慎”这层含义的词语。“夕惕若厉”“防患未然”“常备不懈”这三个词都只有“保持警惕”的意思,但没有“在取得成绩的情况下保持警惕”这层意思,故排除A项、B项和C项。“居安思危”指在安逸的情况下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符合语境。
    第二步,将“喜中有忧”代入第二空,“喜”对应“已经发展起来了”,“忧”对应“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
    【释义】
    夕惕若厉、防患未然、常备不懈、居安思危、如履薄冰、未雨绸缪
    “夕惕若厉”指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时采取预防措施
    “常备不懈”指经常准备着,毫不松懈
    “居安思危”指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未雨绸缪” 指在还没下雨时,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拓展】
    夕惕若厉:形容时刻谨慎小心,保持高度警惕。
    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之前就采取防备措施。
    常备不懈:时常防备,从不放松警惕。形容警惕性高。
    居安思危:处在安逸的环境里,想到可能会有危险的情况发生。
    如履薄冰:好像踩在薄薄的冰层上一样。比喻处境危险,提心吊胆,小心谨慎。
    戒骄戒躁:提防骄傲和急躁。用于告诫人不要骄傲,也不要急功近利。
    未雨绸缪:趁着还没下雨,把门窗缠缚牢固。比喻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2、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10年国家《行测》真题2010
    【考点】哲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外国哲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开创了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先河。培根是唯物主义者,叔本华的思想并未受培根的影响。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为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B项:苏格拉底与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C项:实践观在毛泽东思想中占重要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实践观的继承和发扬。
    3、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10年国家《行测》真题2010
    【考点】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诸子百家。
    第二步,“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理学家朱熹题《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①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②《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成书于秦汉之际。③《尔雅》是现在已知的第一部词典,收集了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11-15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4、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10年国家《行测》真题2010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
    第一步,根据“认真思考”,表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有所审查和辨别。C项“识别”指辨认,区分,不需要“认真思考”,排除。
    第二步,根据“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可知是种种逐渐凸显的社会弊端或缺陷造成的结果。A项“现象”指实际存在的事物,不符文意,排除。B项“弊端”侧重指有漏洞而损害公益,“社会弊端”符合语境。D项“矛盾”指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而造成的隔阂、嫌隙,“弊端”比“矛盾”的语义更重,更能引发怀疑救国方案的正确性问题,更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
    【纠错】
    第一空,C项中的“识别”通常为识别真假,置于此处搭配不当,故C项错误。根据第二空语境,横线处应填入表消极倾向的词,A项中“现象”为中性词,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故A项错误。D项中“矛盾”不符合语境要求,从后文的“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可知,是因为社会的弊病和缺陷,而不是因为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
    【拓展】现象: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弊端:由于工作上有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识别:辨别、辨认。鉴别:辨别真假好坏。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考核鉴定(能力、品质等)。通病:一般都有的缺点。
    5、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文段阐述了方回的两个特点:其一,长处为“论诗有眼力”;其二,短处为“秽德彰闻”(品行不好)。所以,方回“抬举朱熹的诗(借朱熹的好名声)”“依托道学”来掩盖自己“品行不好”的短处,再根据连接词“或”可知,第二空应与“取长补短”词义相近,强调方回“通过自己的长处掩盖自己的短处”,只有“扬长避短”与之相近,初步将答案锁定为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C项“进退失据”强调“做事失去依据”,既然“文人(方回)心存依附之念”势必没有主见,跟着别人走,做事自然“没有依据”,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纠错】
    A项“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并未表明难在何处,而文段已明确说明“抬举过分”,是适度的问题,故排除;B项“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文中并无提及随着其他人的做法之意,故排除;D项“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文段并无迫于形势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之意,而只是强调“抬举过分”,故排除。
    【释义】
    进退维谷、随波逐流、进退失据、骑虎难下、才短思塞、博采众长、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进退维谷”指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进退失据”指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博采众长”指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扬长避短”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也作“避实击虚”
    【拓展】
    进退失据: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侧重点在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侧重点在于发挥自身的长处。
    才短思塞: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
    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查看今日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试题>>
查看更多2017年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5 00:04 , Processed in 0.1211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