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4|回复: 1

【2017年11月8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11-8 16: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充分备考,华图网校为您持续提供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习题,尽快进入备考状态。以下是:11月8日行测各类题型练习题的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7年11月8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1、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文段阐述了方回的两个特点:其一,长处为“论诗有眼力”;其二,短处为“秽德彰闻”(品行不好)。所以,方回“抬举朱熹的诗(借朱熹的好名声)”“依托道学”来掩盖自己“品行不好”的短处,再根据连接词“或”可知,第二空应与“取长补短”词义相近,强调方回“通过自己的长处掩盖自己的短处”,只有“扬长避短”与之相近,初步将答案锁定为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C项“进退失据”强调“做事失去依据”,既然“文人(方回)心存依附之念”势必没有主见,跟着别人走,做事自然“没有依据”,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纠错】
    A项“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并未表明难在何处,而文段已明确说明“抬举过分”,是适度的问题,故排除;B项“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文中并无提及随着其他人的做法之意,故排除;D项“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文段并无迫于形势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之意,而只是强调“抬举过分”,故排除。
    【释义】
    进退维谷、随波逐流、进退失据、骑虎难下、才短思塞、博采众长、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进退维谷”指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进退失据”指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博采众长”指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既不能继续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扬长避短”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也作“避实击虚”
    【拓展】
    进退失据: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侧重点在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侧重点在于发挥自身的长处。
    才短思塞: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
    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2、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三句介绍了生命的复杂性使得科学研究得到的数据在解释生命整体概念时出现了疑问,第四句提出了对策,即“系统生物学”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最后一句通过转折词“不过”,陈述了这些方法是否能够最终让科学家理解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还未可知。
    第二步,文段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叙述方式,解决问题部分用了转折,重点句是最后一句,即“系统生物学等方法是否能够最终让科学家理解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还未可知”,即作者的意图所在。
    第三步,对比选项。C项“如何从生物学数据中得到生命全景还是未知”是对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的“描述性数据”出现在文段开头的问题中,非重点,且文段没有体现其与“生物研究”是必要条件关系,排除A。B项出现在文段第四句,是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文段重在强调“还不知道是否能够从生物学数据中得到生命全景”。D项“即将成为现实”与文段重点句所述内容有语意矛盾。
    3、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04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4
    【考点】单定义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非法定原因而得到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大雨将甲鱼塘中的鱼冲入乙的鱼塘,乙是非法定原因而得到利益,致使甲受损失,符合定义;
    B项,丁作为债权人收到本应属于自己的钱,并非“得到利益而致使他人受损”,不符合定义;
    C项,乙收到货款2万元,却拒绝给付甲大米,乙是非法定原因而得到利益,致使甲受损失,符合定义;
    D项,乙误收甲的2万元,乙是非法定原因而得到利益,致使甲受损失,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11-8 16: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4、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04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4
    【考点】单定义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考试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同一篇作文,不同老师给分差距大,不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影响考试信度;
    B项,女生没答对足球的题目,体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能够“反映考生真实的水平”,不影响考试信度;
    C项,天气闷热影响了学生考试的发挥,不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影响考试信度;
    D项,考生答的两道大题,考前被老师押中,不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影响考试信度。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相关定义:信度
    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从另一方面来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举例而言,对于“图书馆利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第1题,若对同一个人相隔3天,问同一个问题,若第一次回答,被调查者选择A选项,第二次回答选择C选项,第三次回答选择D选项,则说明对于该问题调查结果的信度低,因为调查结果的差异较大。若三次都选择相同的答案或者差异较小的答案,则在排除系统误差的条件下,说明调查结果的信度较高。
    5、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04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4
    【考点】单定义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义务;
    2.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商铺不履行交税的义务,税务机关依法强制其缴纳税金,符合定义;
    B项,个体户不执行与之相关的法律文书,法院强制执行,符合定义;
    C项,认监委强制执行的是产品认证制度,不存在不履行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符合定义;
    D项,市公安局不履行赔偿义务,法院强制执行,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查看今日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试题>>
查看更多2017年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17 16:18 , Processed in 0.07530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