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0

2018年国考申论材料来源,你怎可不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10-19 16: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2017年国考“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这篇作文吗?当时是不是有种不知如何下笔的感觉?可是如果你之前看过这篇早在2012年发表于人民网的文章,感觉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 

660648-1G01Q35P3a017.png

660648-1G01Q35P3a017.png


660648-1G01Q35Q531617.png

660648-1G01Q35Q531617.png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023/c245417-19351646.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原文网址)
    看到此,是否顿悟:了解申论材料来源,平时阅读时多涉猎此类内容十分必要!
     来源一:报纸杂志
    以2016年国考申论省部级试卷中的材料6为代表,其中名句——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围绕这句话有一道10分的题目)。这则材料选自《中国经济学人》,作者是被称为“哲学校长”的重庆71中校长张克运,如下图。 

660648-1G01Q35S64a17.png

660648-1G01Q35S64a17.png

2017年国考申论省部级试卷材料3,其中名句——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篇材料的内容来自2010年12月09日的齐鲁晚报。
    所以诸位备考的小伙伴还是得记住这句老话: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660648-1G01Q35943A417.png

660648-1G01Q35943A417.png

 来源二:访谈
    “技术是进化的延伸,就像进化是宇宙的延伸那样”“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2016年国考申论试卷的材料6一定难倒了无数考生,甚至于当前的备考者也一定最不愿意触及这则材料。而这则号称史上最难理解的材料实则来自于对未来学家凯文凯利的专访,如果平时能够多关注一些这类高端访谈,即使没有遇到原内容,也一定会很熟悉其中的思维逻辑,对考试时理解这类材料有极大帮助。 

660648-1G01Q3595B4617.png

660648-1G01Q3595B4617.png

 来源三:实务案例
    2016年国考地市级申论试卷针对其中的材料2有一道题目,要求根据材料总结出政府办理“市长信箱”群众来信的基本流程和要求。这道题令很多考生发懵,而这则材料中的内容是对实务工作的书面化展示,好比是一位新进公务员坐在前辈旁边通过观察学习这项工作的办公流程和操作要求,共完整观察了六次。我怎么知道是六次?因为材料6里共讲了六次办理。所以如果有条件的备考者可以多了解机关工作实务,或多阅读此类书籍,以增长这方面的见识。
     来源四:中国哲学思想
    2016年国考申论省部级试卷中的材料3引用《论语》中的“不学礼,无以立”;2017年国考申论地市级试卷中的材料5大篇幅引用并分析了《易经》《论语》等中国哲学内容、材料3则引用了《说文解字》以及大篇幅的论及了老子的思想。很显然,恶补经史子集类的中国哲学思想已经是不得不为之事。  

660648-1G01Q4001430917.png

660648-1G01Q4001430917.png

 来源五:网友言论
    2014年国考申论省部级试卷的材料5是来自某网站展开的一场关于“跟风”问题的讨论;2016年国考申论地市级试卷的材料3则是把19位网友关于某一政策的议论集中在一起进行的展示。我们以前也说申论材料的来源是网络、报纸、杂志等,但什么样的材料叫做来源于网络?界定的并不清楚,比如人民日报的内容既会有纸质的报纸形式,在网络上也会有。其实申论材料中真正来源于网络的主要是网络上独有的网友言论,这是互联网带来的一种新情况、新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7 10:52 , Processed in 0.078762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