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7|回复: 0

2016上海公务员面试备考:结构化面试中“金字塔”策略探究(三)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3 05: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自下而上、概括总结

【理论透析】
自下而上:顾名思义,以下统上,从金字塔的最底层是各类散乱信息开始,并以此为基点进行信息的归纳分类,使零散信息成为有效信息,并进行有序排列成为金字塔上一层各个分论点的基本论据,而各个分论点是为了总结出金字塔顶层的最终目标:总论点。换句话说,分论点是构成总论点的各个理由。总论点是所有信息通过自下而上的分析过程总结出来的自己的核心观点。自下而上建构法的好处是论证充分、层次分明,能够提炼出自己的核心思想。
概括总结:这里的概括总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广义的,金字塔自下而上的每一步骤都需要分析归纳、概括总结。二是狭义的,金字塔自下而上所有信息的归纳整理层层递进都是为了一个总目标:概括总结。完整地说是概括总结出自己的中心思想或核心观点。前者指的是分析能力,后者指的是核心结论。作为考生来讲既要有概括总结的能力,又要能得出自己的核心结论。思考的顺序是自下而上先有论证后又观点,而表述的顺序正好与之相反,要先向考官亮出自己的核心观点,然后逐层进行分析论证。
小结:结构化面试中最基本的题型——动机类问题。此类问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自我的认知、对岗位的认知以及自我与岗位的匹配性的认知。动机类问题,从考生的角度讲,主要目标是表达自己、理解岗位、突出优势;从考官的角度讲,主要目的是了解考生报考的真实原因,用以推断考生的职业稳定性。“动机类问题是所有面试题目类型中开放性最强的一类,对于作答内容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对错界定。强调对自我的一种梳理,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和考官不存在交集,因此很难形成共识;同时,这些对自我的梳理无一例外的属于抽象概念的范畴,在缺乏事实考证的情况下就更难以让人信服。因此,回答自我认知类题目,最大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取信于考官。”①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建构方法最大的作用是通过充分论证,使自己的论点能够取信于人,并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不断增强观点的可信度,正好解决动机类问题难以取信于人的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9 14:03 , Processed in 0.05986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