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回复: 0

2018国考如何运用集合推理中的递推公式解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9-27 16: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国考行测当中,判断推理模块的考察量是40个,共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考察10个。其中,逻辑判断的难度相对来说是最大的,尤其是涉及到翻译推理、集合推理等一些需要借助一些推理公式进行推导的题目时,每次一考出来经常就是一死一大片的惨状。但是,这些题目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以集合推理为例,只要掌握了一些关键的推导公式,难题就会迎刃而解,so easy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判断推理了!闲话少说,图图直接上干货!
    集合推理的主要递推公式包括:
    1.“所有S是P”→“有的P是S”。
    2.“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
    3.“有的S是P”↔“有的P是S”。
    4.“有的S不是P”推不出。
    下面我们来借助一道真题来运用一下这些公式。
    【例】所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都住在校园内;所有住在校园内的学生,都必须参加运动会;有些中国留学生加入了学生会;有些心理专业的学生也加入了学生会;所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参加运动会。
    由此不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参加了运动会
    B. 没有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住在校园内
    C. 有些中国留学生是学心理学专业的
    D. 有些学生会成员没有参加运动会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所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都住在校园内”翻译为①中国留学生→住校。“所有住在校园内的学生,都必须参加运动会”翻译为②住校→参加运动会。“有些中国留学生加入了学生会”翻译为③有的中国留学生→加入学生会。“有些心理专业的学生也加入了学生会”翻译为④有的心理专业学生→加入学生会。“所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参加运动会”翻译为⑤心理学专业学生→-参加运动会。
    第二步:利用公式推理。涉及A项“所有中国留学生”和“参加运动会”事件的是①式和②式,二者递推得“中国留学生→住校→参加运动会”故A项可以推出。
    涉及B项“心理学专业学生”和“住校”事件的是②式和⑤式,将⑤式逆否等价转换后得“参加运动会→-心理学专业学生”再与②递推得“住校→参加运动会→-心理学专业学生”即“住校的都不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根据集合推理“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可以推出“所有心理学专业学生都不住校”。故B项可以推出。
    C项:由①②递推得“中国留学生→住校→参加运动会”。由⑤式逆否等价转换得“参加运动会→-心理学专业学生”。二者递推得“中国留学生→住校→参加运动会→-心理学专业学生”即“所有中国留学生都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故C项不能推出。
    涉及D项“学生会”和“参加运动会”事件的是④式和⑤式,④式根据集合推理“有的S是P”↔“有的P是S”可以推出“有的加入学生会→心理专业学生”,与⑤式递推得“有的加入学生会→心理专业学生→-参加运动会”故D项可以推出。
    【答案】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5 07:14 , Processed in 0.05585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