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回复: 0

2017事业单位备考:如何“一本正经”猜答案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9-8 17: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52804231247325.jpg

2015052804231247325.jpg

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备考《如何“一本正经”猜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尤其是历史人文类的题目,覆盖范围广,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在考查范围之内,要把这些知识都记得精准殊为不易。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能做的当然就是靠“猜”了,然而许多考生简单的把猜答案理解为碰概率,其实这是不对的,考试讲求技巧,接下来就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猜”答案的技巧。先试举一例:
【例题】以下诗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②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③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A.韦庄 王维 杜甫 B.李商隐 杜甫 孟浩然
C.王昌龄 杜甫 李白 D.孟浩然 李白 杜牧
初看此题,选项中的诗句都不是经常见到的名句名篇,很难直接通过作品对应作者,此时只能靠“猜”,从何入手?四个选项中的作者我们都比较熟悉,其诗歌风格也有大致的了解:韦庄为晚唐诗人,他是“花间派”的代表作家,诗歌多为离愁别恨,感时伤怀之作。王维和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们的诗多写田园风光,笔下意境闲适幽远。李商隐和杜牧也是中晚唐的著名诗人,两人合称“小李杜”,李商隐最著名的诗为“无题”系列,多为表现恋人、朋友间情之作,指向朦胧模糊;杜牧的诗多是咏史抒怀。李白和杜甫合称“大李杜”,是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高峰,李白的诗词想象奇诡,豪放洒脱,杜甫的诗词则饱含忧国忧民之情,抒发了国破家亡下颠沛流离之感,其作品有“诗史”之称。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边塞诗主要描写边塞风光,诗句中多用“烽火”、“大漠”、“将士”等意向。
了解了选项中众多诗人的诗歌风格之后,再回过头分析给出的诗句,第一句“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里面包含了“边愁”、“秋月”、“长城”等字眼,且全句诗描写的是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符合边塞诗的特点,则给出的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继续看第二句“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诗中描绘的是战争年代,山河破碎,千里无人、孤坟连片的景象,非常明显的透露出反战思想,希望天下太平。这和大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项切合。第三句“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诗歌“海上来”到“云间没”,一上一下,纵横天地间,而能够把时间万物化于笔端,信手拈来,估计除了大诗人李白,找不到第二个人了。由此三句诗词作者都对应到C选项。那么从猜题层面来说,当然选C的命中率最高。正确答案也是C。第一句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第二句出自杜甫的《别房太尉墓》,第三句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当然,猜答案也是建立在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平时打牢基本功,多看多记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事业单位招聘和考试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5 08:41 , Processed in 0.07428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