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回复: 0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学生时代的数学你还好吗?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8-16 13: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学生时代的数学你还好吗?回顾人生路,我已离开学生时代N年有余,那些个让我魂牵梦绕的日日夜夜,有太多回首落泪的故事,如第一次暗恋的那个人,第一次牵手的那个黑漆漆的操场,第一次紧张兮兮地传递着的那张小纸条……然而,有多少人会想起那些年的鲁迅,牛顿,赫兹,麦克斯韦,祖冲之,还有那些年,我们一起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做的解析几何,方程,三角函数题?
    岁月的变迁,职业的驱使,让我们必须重新拿起笔杆,重走学生路,拾起来被遗忘的珍珠式存在的科学知识。那让人脑仁炸裂的数学啊,一提起就会戳及心中痛,奈何你如今成了我“成公”路上的一道不好跨越的坎,只能将你轻轻捧起,对你说一句:多年不见,你还好吗?
    华图小编也是有过青春的人,现在就跟着小编的脚步重温那些年我们的数学,以及带给我们“成公”路上的启示。
    一、方程问题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世界中出现了一群朋友,名为x,y,z,甚至a,b,c……有了它们,做起一些题目貌似轻松愉快了很多。
    方程法的核心便是未知数的设定与等量关系的找寻。解法即普通的加减乘除法。
    公考数学运算也是将方程法的运用贯穿得花样百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的方程,如今的考题。
    【例1】给贫困学校送一批图书,如果每个学校送80本书,则多出了340本,如果每个学校送90本书,则少60本。问这批书一共有多少本?( )
    A.3680 B.3760
    C.3460 D.3540
    华图小编说:“如果…如果…”这种形式是典型的方程法运用题型,问题上需要求解书的总量,直接设也可以,但是方程中会出现分数,解题过程稍显复杂故可以设中间量,即设学校个数为x,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80x+340=90x-60,得到x=40,代入等号左边任意一个式子,均能得到书的总数为3540,答案选D。
    二、几何问题
    还记得同桌午睡猛醒时口水沾湿的那页有平行四边形的纸张吗,还记得为了证明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而冥思苦想的那个晚上吗?来,我们一起将思绪放飞在图形的世界里。
    【例2】如图ABCD是一个梯形,E是AD的中点,直线CE把梯形分成甲、乙两部分,其面积之比是15∶7。问上底AB与下底CD的长度之比是()。

660515-1FQ60UHS3901.png

660515-1FQ60UHS3901.png

    A. 5∶7B. 6∶7
    C. 4∶7D. 3∶7
    华图小编说:梯形作为大背景,给出两部分面积比例,第一步:赋值,即甲面积为15,乙面积为7。第二步:观察问题,所求AB与CD长度比,如何通过给定面积找出上下边长度比?想到一个特殊点E,E是AD边的中点,则CE在三角形ACD中便是AD边上的中线,故连接AC(见图中红线),得到三角形ACD。

660515-1FQ60UIaS01.png

660515-1FQ60UIaS01.png

    三角形ACE与CDE的面积相等,即为7,故三角形ACD的面积为14,由于甲的面积是15,得到三角形ABC的面积为8。在三角形ABC中,根据面积=底×高/2,可得:8=AB×H/2,其中H为从C点向AB做的高。
    在三角形ACD中,14=CD×H/2,其中H为A点向CD边上做的高。可见两个高相等,均是梯形上底到下底的距离。因此,AB与CD的比为8:14=4:7。答案选C。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回忆总是那么短暂,但是曾经的数学带给我们“成公”路上的思考却是历久弥香。华图小编在此预祝各位准公务员们圆梦,成为儿时我们期待自己长大后的那个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5 03:43 , Processed in 0.051338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